【MBA30周年征文】回望我的那三年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回望我的那三年 如果回望我人生這三十余年,問我有哪些高光片段值得回憶,我能說出來不少:樂隊的演出、球賽的勝利、世界各地的旅行...但如果要問哪一段時光讓我覺...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span>
回望我的那三年
如果回望我人生這三十余年,問我有哪些高光片段值得回憶,我能說出來不少:樂隊的演出、球賽的勝利、世界各地的旅行...但如果要問哪一段時光讓我覺得最寶貴,我會毫不猶豫的給出答案:在西安交大管理學院攻讀MBA的那段歲月。如果沒有這三年的積淀,也就沒有今天的我。
我本科學的是工商管理專業(yè),上學時同學們就對這個專業(yè)下了 “啥啥都學點,啥啥都不精”的 定義。畢業(yè)后換過幾份短暫的工作,最終在一所民辦獨立院校里穩(wěn)定了下來,崗位是系辦秘書。這里的日子就像復印機里出來似的,簡單重復,相對安逸。當然待遇也不高,沒有太大發(fā)展。對于這樣的生活我曾一度非常滿意,工作單純,同事和睦,還能利用學校里圖書館、運動場一類的各種資源,更重要的是一年有寒暑兩個大長假。我一個普通本科學歷的畢業(yè)生還能要求什么呢,我又能換到哪去呢!單位里那種一個崗位干到退休的人不也多的是么?
兩年時間倏然而過,舒適之外逐漸生出不安。內心一直有聲音在問自己:真的就這么一直過下去了,沒有其他可能了么?但緊接著又一個聲音響起:你想改變,憑什么?在學校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里,提升學歷似乎是尋求改變的唯一途徑。于是在2010年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我下定決心上一個在職研究生,而且要盡快畢業(yè)拿下碩士學位。
在查閱了各類招生簡章后,我認定了西安交大管理學院的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一是備考對于在職的我來說相對容易,二是與我本科專業(yè)一致,深造時有一定的知識延續(xù)性。說干就干,我去解放路的圖書大廈買了幾本備考復習資料,在暑假臨近結束時開始了我的備考之路。
可是翻開書本時,心里的退堂鼓聲就漸漸響起了。本科畢業(yè)已五年,原本就不好的數學再也沒有接觸過;邏輯更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相對較強的英語也由于長時間不用而變得生疏,很多詞匯看起來眼熟卻不能確定其意思...轉眼開學,白天忙碌的工作讓我下班后身心疲憊,總提不起看書的勁頭。身為大學教師的父母看在眼里,不斷對我提出鞭策。想想父親上山下鄉(xiāng),十年后重新拿起書本,在1977年參加了高考。我現在的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我沒有放棄的理由。何況白天工作時,面對著一件件重復工作帶來的倦怠,我更是告誡自己,想要改變,你就不能停下。
為了提升學習效率,我選擇下班后直接去教室學習。交大東二樓的自習室由于距離學生區(qū)太遠,基本沒有人來,常常是我一個人“包場”到熄燈。我深知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慢慢地我的英語閱讀準確率上去了,數學解題也有了思路,邏輯更是靠自己總結的一套推演方法,做起題來又快準確率又高。
隨著考試一天天臨近,我也越來越有信心。在考試前一周,為了節(jié)約通勤時間,抓緊時間做最后沖刺,我直接住在了學校宿舍。2011年的第一個周末,多年后再次以考生身份踏入考場,我竟沒有半點陌生感。第一天的綜合感覺發(fā)揮不錯,等第二天的英語考完,我覺得這次真的有戲了。
2011年3月,我順利通過復試,5月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那年的暑假是我這么多年過得最踏實的一次。9月的開學典禮、熱情的同學與老師、紅艷艷的研究生證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段新的生活即將拉開序幕。
這段求學旅程與“安逸”毫無關系。第一節(jié)課被安排在周五晚上7點到10點。下班后,我?guī)еe累一周的疲憊坐車回到交大。飯都顧不上吃就匆匆趕到管院132教室開始了MBA生涯的第一節(jié)課-周支立老師的《生產與運作管理》。就這樣,我們 40多個同學周五晚上相聚在管院,一起度過整個周末,然后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忙碌,到了周末再相聚。這樣的日子持續(xù)了一年半,大家從陌生到熟悉,也對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從不適到適應。
同學們也慢慢找到了一些上學的感覺,開始安排體育比賽,去圖書館借書,一起完成大作業(yè)。讀MBA不僅僅是給自己充電,更是給了自己再年輕一次的機會,花有重開日,人可再少年。青春可以是稚嫩的臉龐,矯健的身軀,更可以是上進與攀登的勇氣。那些在懵懂歲月里沒來得及完成的愿望,如今又有了機會去實現,怎能讓我們不欣喜不激動不去珍惜。
回歸學生身份,好像心也變得年輕悸動起來。一開學我就當選為班級的文體委員,又當組織者又當運動員組織班級球賽,年底的迎新晚會也代表班級出演節(jié)目。所以在畢業(yè)時獲得了“優(yōu)秀研究生干部”的榮譽稱號,這也是我本科+研究生階段獲得的唯一獎勵。
MBA的課程學習其實是一個挺吃力的過程。每一門課程都是獨立的知識體系,雖然課時被壓縮的很短,但老師對知識點的介紹都很全面;既要體現出研究生教育的啟發(fā)性,還得融入理論研究心得,所以授課節(jié)奏非??欤圆涣羯窬透簧狭?。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僅僅依靠課堂時間來消化知識根本不夠,還必須在課堂之外查閱資料,做相關補充。結課考試和大作業(yè)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大作業(yè)。每一門課基本都要求5000字左右的論文。試圖從網上下載抄襲是根本行不通的,因為根本逃不過老師的火眼金睛。除此之外還有案例討論、小組PPT匯報等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安排又增進了同學們對彼此工作的了解。大家各顯其能、揚長避短,分工協作又配合默契。偶爾借討論作業(yè)為名小聚一下,說不定還促成了其他合作,這也是MBA學習中的附加收獲吧!
日子在摸爬滾打中來到了2013年,通過三個學期的學習我所有的課程都順利通過。開心的是周末又回來了,但再也沒有機會在周末走進132教室,聆聽老師們的授課,與那么多的同學們見面也讓我心里有些不舍。
2013年9月,在知道我已通過研究生階段的所有課程后,領導同意我由辦公室行政崗轉至實驗室教學崗。管理類的實驗課注重實踐教學與案例分析,我將在MBA課堂上的所學運用到我的課堂上,受到了學生們的一致好評。同年我也承擔了指導本科生畢業(yè)論文的工作。這也提醒我必須盡快完成自己MBA生涯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畢業(yè)論文。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話在攻讀MBA的經歷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畢業(yè)論文是整個學業(yè)過程中最難的一步,因為學校對專業(yè)學位的論文要求和普通碩士研究生是一樣的,內外審核、答辯、盲審、查重,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少。論文寫什么,這第一步就讓我為難,我的單位和崗位與企業(yè)有著較大差異,學了很多企業(yè)管理的知識卻無法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此時我想到了《戰(zhàn)略管理》課程樊耘老師給我的建議,學校對于教師的考核機制比起企業(yè)要復雜些,不如著眼教師的績效考核,有文章可做。經過溝通,我的導師尚玉釩老師也認可了我的選題和論文框架。于是我開始了論文的撰寫。
績效考核僅僅是我所學習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一個模塊,需要補充的知識還有很多。我收集了50余篇參考文獻存在隨身的u盤里。從寒假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始埋頭寫作,目標是平均每天5000字。在初期顯然不易達成,因為既要反復閱讀文獻,提取有用的信息,還要將一些基礎理論用自己的語言重新組織,以降低重復率。緒論、文獻綜述這開篇的兩個章節(jié)看似簡單,寫起來卻舉步維艱,第一天寫到晚上,我也沒有完成5000字的目標。第二天起來,我沒有急于動筆,而是將文獻中相關理論又全部通讀一遍,重新梳理思路,調整我的論文的結構。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天下午再寫時,感覺順暢了很多。
我收集的50篇文獻是“連環(huán)計”,我把自己關進書房心無旁騖完成論文是“苦肉計”,當年我們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出臺的一系列文件就是“諸葛先生借來的東風”。真實的新老考核辦法對比,老師們對改革后的真實意見反饋,都成為了支撐我論文的有力依據,加上求學期間幾十篇大作業(yè)的訓練,我的筆鋒越來越順,竟提前完成任務。寫完最后一章,我一鼓作氣把致謝也寫了,感謝老師同學,感謝妻子父母,感謝同事朋友,沒有你們,我走不到這一步。
寫完致謝,我忽然想起第一堂課上周老師講到的論文及后續(xù)流程。于是我找出課堂筆記,從第一頁向后翻看,20幾門課程,密密麻麻一整本的筆記,里面包含著多少個靠意念對抗疲憊的周五深夜,婉拒掉多少個好友的周末邀約,錯過了多少春花秋景,其中的辛酸與收獲,唯有自己懂得??粗粗鋈缓芟敕复罂抟粓?。但我終究沒有,因為所有的努力都變成了最真實的現在,讓我有了奮發(fā)前行的動力。
在與尚老師兩次面談和若干次郵件往來以及修改了六次后,我的論文終于可以答辯了。4月初的一個下午,我?guī)е蛴『玫恼撐暮妥龊玫膒pt來到管理學院的答辯教室,我是當天的最后一個。前面5位同學不約而同都做得是戰(zhàn)略管理方向的論文,幾近相同的文獻綜述以及最常見的SWOT分析使答辯組的老師們有些疲憊了,問題也越發(fā)犀利,每個答辯下來的同學都提心吊膽。終于輪到我,我鼓起勇氣說了一句“聽了一下午的戰(zhàn)略管理,我給各位老師換換腦子,分析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某獨立學院的專職教師績效考核改革...”不僅講述ppt得心應手,面對老師的提問我也能給出快速而準確的答復。等我下臺后,我的答辯秘書小王輕拍我一下:“穩(wěn)了”。之后的盲審、查重我都順利通過。2014年的夏天,當我終于穿著碩士學位服在畢業(yè)典禮上享受校長撥穗的禮遇時,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所有一切都值得。
耕耘三載,終得碩果。畢業(yè)一年后我手握碩士研究生學歷參加交大的職員招聘并順利通過,回到校本部從事校友相關工作。這個無比熟悉的校園,我終于又回來了。偶爾去管理學院辦事,走過132教室時,總會有些恍然。透過門上的玻璃往里面望一眼,仿佛那40多同學還坐在里面,認真聆聽著老師的講課,下課鈴響也不愿散去。待回過神來,一轉身,俱往矣。
2016年底,在讀的MBA同學與我建立起了聯系。我成為了MIS TALK系列講座活動的第一位分享人,主題是旅行攝影。去講座的那天,我出門有些晚,于是在校園里掃了一輛小黃車,從學校的東北角騎行到西南角的管理學院基本全是大上坡,到了學院我已有些氣喘。講座順利結束后,我還是騎著那輛小黃車回家,一路下坡,輕松暢快。我忽然大悟,這不就是入學前后的狀態(tài)寫照么,歷盡艱辛考上管理學院,寒窗苦讀三載,待到畢業(yè)之后走出學院時,只見大路坦蕩,云淡風輕。
2018年初我被拉入一個MBA的羽毛球愛好者群。群里大多是2016-2018級的MBA在校生,參與了幾次活動后也與大家熟悉起來。讓我驚嘆的是,現在MBA學生的活動比我們那時要豐富很多。各種興趣小組線上線下互動頻繁,在開學之前同學們早已打成一片。之后我又以學長兼學校老師的身份收到了很多活動的邀約,我都是來者不拒。我享受著在他們身上看到當年自己的感覺,那三年求學積累的情感被一次次喚起,我愿把我所有的經驗體會與大家分享。
回到MBA這個群體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學生感”,也感受到了自己比起當年成熟了許多。在學弟學妹眼里,我是個多才多藝的學長,而我想說30歲之前的我并不是這樣的。如果在你們看來,35歲的我是優(yōu)秀的,那是因為在MBA求學的過程中,我積累了足夠的信心,去做好每一件我認定了的事情。面對新的事物,總是保持著好奇,不會以年齡等客觀因素為理由去拒絕努力。
2018年5月,我受邀擔任MBA歌手大賽的評委。有一組來自經濟金融學院的組合登臺,由于在另一個校區(qū)學習,且當日還有課程,他們沒有親友團到場。他們很有心的提前一天錄制了VCR,畫面里他們三人在講臺上唱著甲殼蟲樂隊的《Hey Judy》,臺下所有人打開手機的閃光燈揮舞著,場面溫馨極了。沉浸在感動中的我,思緒再一次被拉回到了那些年的132教室,多年不見的同學們,你們還好嗎。
就在上個月,我走在路上被人叫住。對方拉下口罩我才認出,原來是我MBA的同班同學宋長浩。2013年結課后他就去了外地工作,自那以后我們再也沒有見過。我清晰地記得他對我說的第一句話,那是我們剛開學時大家第一次自我介紹,我提到了我喜歡搖滾樂,彈貝斯,玩樂隊。然后他走到我面前問:“最近有演出嗎”。之后他的確看了我的演出,我倆還在MBA的新年晚會上合作演出,他彈吉他,我打手鼓。一切仿佛就在昨天,轉眼卻已過了9年,距離我們入學十周年的里程碑僅一步之遙。
在十周年的節(jié)點上,人們常常會說這么一句話“十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年”。當我回望過去,我想說何必要十年,三年,甚至一年半載,只要刻苦精進、全力以赴,你所做出的改變,遠勝多少個碌碌平庸的十年。
從入學的2011年算起,距今已過了三個三年。我用第一個三年完成了MBA學業(yè),取得了理想的學歷;再用第二個三年繼續(xù)完善自己,迎來職業(yè)生涯的轉折;第三個三年,又因工作的原因重新接觸了MBA這個群體,如同命運安排的輪回,我是如此幸運。
我至今仍然無比感激自己在2010年夏天做出的那個決定,感激自己在那三年付出的辛勤努力。這一段求學歷程教給我的遠不止那些課程知識,更多的是一種個人的全面提升,那是一種破繭成蝶的蛻變。
收起回溯的目光,未來已來,將至已至,但我心依舊。
謹以此文獻給我們曾經奮斗過的青春,
向當年的老師同學們致以誠摯的問候。
2011級MBA學員黃浩翔
編輯:文佩
文字:黃浩翔
文章審核:孟莉
審核:鄭莉
(本文轉載自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