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恩難忘·清華經(jīng)管院慶35周年專題 | 趙家和:他心中有國,有家,有教育,有未來,唯獨沒有自己……


“讓我怎樣感謝你,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p>
【MBAChina網(wǎng)訊】導讀
“讓我怎樣感謝你,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
《朗讀者》以汪國真的《讓我怎樣感謝你》獻給趙家和教授。
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金融學家和金融學教育家、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趙家和教授一生奉獻,傳道授業(yè),以篤定的信念“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他一生仁愛,情系教育,雖身患重疾,仍隱姓埋名、傾盡積蓄資助寒門學子;在生命彌留之際,又決定捐獻遺體,以供醫(yī)學研究,“求仁得仁,了無遺憾”?!跋灳娉苫夜庥鸂N”是他的真實寫照?!熬幼园玻m居陋室,自諳芬芳?!彼吡耍俏覀儾粫浰?!他燃盡了自己。了無遺憾,他的精神,燭照世界永不熄滅。
默默耕耘 一生奉獻教育事業(yè)
他叫趙家和,是清華大學第一屆優(yōu)良畢業(yè)生得主。無線電電子學系畢業(yè)的他因為各方面比較優(yōu)異而留校從事本科的教學工作。
“我愛教書,最高興的時候,就是講一個問題,別人聽懂了?!北疽詾榫涂梢赃@樣安靜地在清華園中,教書育人做一輩子,誰知這個被稱為“清華園里頂級聰明的人”卻迎來三次調動,每次都因為學校新建了專業(yè)或機構,需要人帶頭“拓荒”。1977年負責籌建電化教育中心,1979年被調到科研處干管理,1985年51歲的他又再次“轉行”,負責清華第一個非理工科學院,經(jīng)管學院的籌建?!耙运穆斆鳎粼跓o線電系,奔個院士很有可能,可讓他轉,他就轉,一點折扣都不打。”“他就像炭火一樣,在每一個需要的地方燃燒,恪盡職守,無聲無息。”
除了無怨無悔,兢兢業(yè)業(yè),這位教授最大的特點卻是眾人嘴里的:“摳門”。一美元買的化纖毛衣他穿了10多年。家里十幾年從來沒變樣,房間里最值錢的物件,還是幾年前學生送來的液晶電視,在現(xiàn)今社會中已顯得脫節(jié)。
人人都知道這位老教授很節(jié)儉,但卻沒人知道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甚至他的“摳門”還帶到了國外。1998年退休的趙家和應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邀請,擔任客座教授,薪水相當優(yōu)厚。但過了短短三年,他卻不顧美方和好友的一再挽留,執(zhí)意回國,好友追問他為什么,他答道:“信美然非吾土,田園將蕪胡不歸?!?/p>
1977-1978年趙家和在清華電教中心
為民解困 一生情牽貧困學子
說是這樣說,但趙家和的心底藏著怎樣的“秘密”,無人可知。從美國歸來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攢下的20多萬美金,交給從事金融投資的學生劉迅打理,自己則繼續(xù)專注講學,做顧問,近70歲的人一刻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對投資的收益也從來不過問。直到2005年,學生告訴趙老師:“賬戶里已經(jīng)有500萬了”。趙家和沉寂片刻,重重地說:嗯,可以做點事了……72歲的他決定做一件思慮已久的事情:捐資助學。
為師者,畢生傾心是教育?!伴L久以來,趙老師一直在關注貧困地區(qū)高中生的讀書問題。我國的小學和初中都屬于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家長也有義務保障孩子的學業(yè)。而高中階段的貧寒學子最容易被忽略,也最容易失學。因此,趙老師將資助對象確定為高中階段的學生。“我也沒多大的本事,錦上添花的事就不做了,做點雪中送炭的事情吧?!?006年第一筆助學款寄出,江西、吉林、湖北、甘肅……各地的貧寒學子陸續(xù)收到“陌生”的捐助。
初期,趙家和通過與清華校友、深圳市新同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迅以及中國教育電視臺的合作,在江西、湖北、甘肅、北京、大連等地陸續(xù)開展了捐資活動。趙家和的善舉深深感動了新同方公司的全體員工,“捐資助學”成了新同方公司企業(yè)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09年開始,趙家和與校友們在甘肅白銀市白銀實驗中學以“興華助學”的名義創(chuàng)建了“新同方班”,開始了長期的助學活動。
也就在2009年,趙家和被查出患了肺癌,癌細胞已經(jīng)向脊髓和腦部轉移。他一方面冷靜地觀察著自己的病情,和病魔作著頑強而樂觀的斗爭,同時繼續(xù)關注著貧困孩子讀書的問題。為了使更多的孩子獲得學習機會,他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為孩子們捐出畢生的積蓄!同時,為了便于讓更多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愛心人士參與到捐助活動中來,趙家和開始考慮成立一個非公募助學基金會。
2011年,趙家和的病情進一步惡化,他卻時刻掛念著山區(qū)的孩子們。這一年恰逢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甘肅的校友聽到基金會籌備的消息后,熱情邀請基金會到甘肅設立??紤]到甘肅省地處我國西部,省內(nèi)有幾乎一半的百姓是貧困人口,孩子讀書的需求更加迫切,2011年5月中旬,清華經(jīng)管學院退休教授、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理事長陳章武受趙家和委托,到隴東部分貧困市縣開展了深入調查。經(jīng)走訪后發(fā)現(xiàn),甘肅一些貧困縣鄉(xiāng)的高中生面臨讀書難題,非常需要社會的幫助。于是,趙家和委托陳章武等幾位發(fā)起人正式向甘肅省民政廳申請注冊成立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并敦請甘肅省團委擔當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的主管單位。在基金會獲得最終核準前,為了使甘肅貧困高中生能及時獲得資助,防止其輟學,2011年7月,趙家和委托陳章武先以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籌備會的名義,與甘肅平?jīng)銮f浪一中、平?jīng)鲮`臺一中、慶陽鎮(zhèn)原三岔中學、慶陽華池一中以及青海樂都一中等五所中學簽訂了“興華捐資助學臨時協(xié)議”。根據(jù)協(xié)議,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協(xié)助每所學校每年資助100名家境貧困的高中生,每人每年資助金額為2000元人民幣。
2012年2月,在甘肅省委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在蘭州正式成立?;饡闪⒑?,將從秋季開始增加鎮(zhèn)原縣孟壩中學、合水縣第一中學、環(huán)縣第一中學、鎮(zhèn)原第二中學等四所中學的高中貧困學生,擴大了捐資助學的范圍。然而,就在基金會成立后不久,2012年7月22日17點35分,趙家和帶著對貧困孩子的無限牽掛,帶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無限眷戀,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一輛白色的面包車,從清華大學校醫(yī)院出發(fā),飛馳向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早在4月份,他就已經(jīng)辦理了遺體捐贈手續(xù),逝世后,遺體捐贈給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他告訴家人,希望他們,能夠將自己的遺體用于醫(yī)學研究等事業(yè)。他只給子女,留下了一套自己住的房子,他在遺囑里叮囑:要賣房,只能賣給學校。去世后,他的家人,一直保留著他房間的原樣,衣柜里,8件領口和袖口,都已經(jīng)磨得有點起毛的襯衣,以及4件西服,這就是他的全部行頭。他隱姓埋名,捐出1500多萬,救助了2204名貧寒學子,人們卻只知道,一位退休的清華大學老教授走了……
厚德載物 凝聚清華精神血脈
整整6年,幾名知情人一直替趙老保守秘密:捐資助學卻從不留名。衣服永遠是破罩衣、小皮帽,全身的行頭不超過100塊。誰也沒想到這樣的趙老師,1000多萬全捐了。他捐出了所有,卻在癌癥晚期舍不得用進口藥,怕麻煩別人,浪費國家資源,不愿意去知名的醫(yī)院治療,一直待在清華的校醫(yī)院。
趙家和從開展捐資助學活動起,從未使用過自己的真實姓名,而是以“興華助學”的名義幫助貧困孩子。這固然是為了激勵寒門學子為振興中華發(fā)奮努力,也是通過字音與“清華”相聯(lián)系,以此將清華精神延續(xù)下去。在申請成立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的過程中,身患重病的趙家和反復強調,在基金會的名稱和章程中都一定不要出現(xiàn)他的名字,他和家人今后也不在基金會擔任任何名譽或實質性的職務?;饡闪斕?,趙家和在病床上再次給全體理事打電話,嚴肅地提出兩點要求:一是不要宣傳他個人,也不要向媒體透露他的姓名;二是不要從蘭州給他帶回任何禮物。當時,關于基金會成立的新聞稿已經(jīng)擬好,與趙家和再三協(xié)調溝通之后,他才勉強答應使用“清華退休老教授”的稱號。后來,《甘肅日報》上關于基金會成立的報道中寫道:“一位身患癌癥躺在病床上的清華大學退休老教授,在離他千里之外的蘭州完成了一生最大的心愿: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正式成立?!标愓挛浠貞?,趙家和曾因為這個表述當面批評他沒有經(jīng)驗,“趙老師對我說,不要提身患癌癥,也不要說是清華的一位退休教授,而應該說是清華的‘一些退休教授’。此后,趙老師也一直堅決謝絕多家新聞媒體采訪的要求。他如此認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他厚德載物、求真務實的清華血脈,永遠永遠值得我銘記……”陳章武哽咽著回憶道。雖然趙家和從未透露過自己的名字,但他高尚的奉獻精神早已傳遍了整個隴原大地。
紀念趙家和
大愛無疆 感召傳承奉獻精神
趙家和的無聲大愛,感召呼喚了更多的清華人加入這場愛心行動:陳章武,在趙家和的身體每況愈下時,義無反顧地繼承了他的事業(yè),開始籌備運營甘肅興華青少年助學基金會的成立;劉迅,深圳新同方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曾是趙家和的學生,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受到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公司成功運營之后全力加盟這一公益助學的行列;李俊,蘭州友信置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校友,得知要在甘肅設立助學基金會的消息,第一時間作出響應;清華大學又一院校友,自告奮勇、一直默默地為基金會建設網(wǎng)站……7月22日下午5時35分,趙家和溘然長逝。沒有花圈簇擁的場景,也沒有白菊黑紗的儀式,他就這樣靜靜地離去了。遵照趙家和生前遺愿,遺體捐獻用于醫(yī)學研究,不安排任何遺體告別儀式。就這樣,趙家和沒有帶走任何東西,而是傾其所有,為山區(qū)的孩子們留下了曙光照映的未來,為人們留下了最高尚純潔的精神境界。
而此刻,遠在千里之外的甘肅白銀市實驗中學高三年級新同方班創(chuàng)造了該校一個新的高考奇跡:全班考生最高分677分,最低分454分,43名考生的二本上線率為97.67%,而一本上線率更是高達88.37%!“高中三年以來,我受到了很多愛心資助,我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幫助。但我們在精神上得到的鼓勵和溫暖更多,這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作為新同方班的受助學生之一,李騰至今也不知道資助人是誰,但他深深銘記著一定要把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承下去。基金會成立后,至今收到18筆共計近80萬元善款,“能有更多愛心人士參與進來,繼續(xù)傳承趙老師的精神,一起幫助貧困孩子,這是基金會堅持努力的方向。”陳章武說。同時,從今年秋季開始,基金會又增加了4所中學作為資助學校。秋季開學后興華助學基金會每年資助的學生總數(shù)將超過1000人,資助總額每年超過200萬元。
趙家和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學生、獻給了教育事業(yè),但他自己卻生活得非常清寒。趙家和的一名學生在悼念恩師的文章中,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感人的畫面:“學生畢業(yè)后向趙老師咨詢問題,無論多么天寒地凍,他總是穿著那多年如一的、舊舊的棉罩衣,騎著那輛舊舊的自行車,親自到學生的公司解答,從不要報酬,甚至不肯留下吃頓飯……”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趙家和的義德大愛點亮了許多貧寒學子未來的夢想。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更是為教育事業(yè)傾其所有的傳奇一生。雖然他隱姓埋名,默默奉獻,卻早已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豐碑。
趙家和
(本文轉載自清華經(jīng)管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0/05 金融MBA考生請注意 | 2026中央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院金融MBA招生說明會(第二場)線上開啟
- 10/11 重磅活動上新 |從理性角度解碼經(jīng)濟現(xiàn)象!交大安泰MBA授課師資于冷教授全真試聽課堂,帶你打開經(jīng)濟學的視界!
- 10/12 報名丨邂逅南航南通站——MBA/MEM/MPAcc公開課暨項目交流會
- 10/16 聯(lián)考沖刺必備 | 10月16日交大安泰MBA網(wǎng)報填寫指導暨筆試技巧分享會開啟報名,沖刺經(jīng)驗+填報指導為你的聯(lián)考保駕護航
- 10/18 【預告| 10.18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鄧子梁:中國企業(yè)出海形勢與戰(zhàn)略分析
- 10/19 10月19日最后一期 | 2026中央財經(jīng)大學金融學院第七期“金融MBA體驗營”暨專家會客廳報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