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新師樂道 | 羅青:扎根國際化教育20年,初心不改再出發(fā)


天津大學教師風采--羅青:扎根國際化教育20年,初心不改再出發(fā)
搜索“羅青教授”的相關詞條,我們會看到她豐富的履歷和諸多身份:國際學院創(chuàng)院院長、黨總支書記、國際教育聯盟理事長、秘書長、國際辦學專家、公共政策研究國際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總導演、制片人……
二十多年來,羅青深耕于“國際化教育”這片土壤,立志于創(chuàng)建扎根中國大地,推動中西融合創(chuàng)新的國際學院建設,培養(yǎng)熟知全球規(guī)則、參與全球競爭,從不同專業(yè)領域推動中國價值全球合作的中西融合大使。
第一次接觸國際化教育是她本人在讀博期間,作為國家留學基金的中德聯合重點實驗室的博士聯合培養(yǎng)項目,羅青回憶道,留下僅五個月大的孩子只身趕赴德國完成博士論文。作為中國最早一批公派出國博士聯合培養(yǎng)的博士訪問學者及后來第一批受邀擔任歐洲委員會視聽傳播觀察中心高級訪問學者、歐洲伊拉斯謨客座教授、瑞士意大利大學中國傳媒觀察中心的聯合創(chuàng)辦者、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研究中心的國際聯合研究項目負責人的十多年,當時的生活條件之艱辛、因為國際通訊不便捷、外匯匯率差巨大、文化隔閡和亞洲歧視等各種原因造成的障礙,讓初次走出國門的她倍感壓力和孤獨,深刻意識到了國際化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探索,更是文化適應和制度性創(chuàng)新的重要平臺。
打開國際化視野,同時讓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文化,道阻且長,而讓中國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推動東西方文化交融、互鑒成長,向世界提供中國模式、中國價值更是需要一代一代有志之士的努力。
羅青表示,自己有幸成為中西融合國際化教育的受益者,她深知培養(yǎng)更多具有中西文化融合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國際化、復合型的高層次管理人才更是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的國家和全行業(yè)的人才戰(zhàn)略需要。從博士畢業(yè)回國那日起,她便決定,要專注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創(chuàng)新,通過國際化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推動教育治理改革,深化以人為本的師生潛能發(fā)展,搭建教育全球治理平臺讓更多青年人成為建設者、受益者。
人生要做加法,也要學會做減法
“年輕的時候我一度處于不斷做加法的過程,現在我在逐步為自己做減法。”從事國際化教育以來,羅青參與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國際學院、第一個國際教育聯盟、第一個國際學術期刊、第一個異地辦學校區(qū),也為許多國際辦學機構擔任專家,如每一個新生兒誕生一樣,迎接陣痛、呵護成長、享受成果、迎接挑戰(zhàn)。
羅青教授參加冬奧會閉幕式直播
從第一個跨文、工、管、藝、法于一體的高等國際教育聯盟并擔任秘書長七年到創(chuàng)辦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學院,從招收001號學生到送走第一批畢業(yè)生,從第一次教育部專家組答辯,到中外融合的第一個聯合培養(yǎng)計劃,從招聘第一位外籍專家到第一場在海外舉辦的聯合展覽聯合畢業(yè)典禮,人說“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搭建學院的中西融合制度框架、為學生利益與外方辯論、日夜挑燈奮戰(zhàn)、克服時差爭分奪秒地爭取效率,回想起來,那時帶著一種年輕創(chuàng)業(yè)的“無知無畏”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
作為創(chuàng)院院長,她經歷從“烈火中把不可能搶救成可能”,從已經終止的合作中搶救出新的外方合作院校,從無到有探索外方單學位的制度化運行;從全球科研大數據中完成創(chuàng)新探索研發(fā)出第一本全球出版并三年推動進入SSCI Review的英文學術期刊;不斷發(fā)展的加法和投入讓她歷經雄關漫道、百轉千迴、高山流水、得失楚痛……二十年過去,她經歷過風馳電掣的高速成長,用勤懇敬業(yè)贏得過無數鮮花和榮譽,也面對過無數次被質疑、誤解和險阻。
千淘萬漉、轉角紅泥、千帆過盡、柳暗花明。二十年過去,她把曾經點亮她青春夢想、行走天涯的國際教育的耀眼光芒收藏于心,歲月磨礪沉淀下來的是對國際化辦學的成熟架構、中西碰撞磨合后的制度保障、機制創(chuàng)新與危機管理的平衡協同。唯一不變的是曾經照亮她的初心與夢想。
羅青教授的部分國際化出版學術成果
羅青教授帶領團隊與央視CGTN共同制作抗“疫”短視頻
羅青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國際化與管理、創(chuàng)意經濟與公共政策、品牌全球傳播、公共政策與全球治理等。說起教學和科研工作,羅青提到,在二十多年的行走當中,她多次帶著學生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田野調查,包括兩次奧運全球傳播、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戰(zhàn)等,羅青和學生們的課題成果(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7743396復制鏈接查看相關報道)多次獲得中宣部、教育部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獎勵和表彰。
在她與國際專家多次合作中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文化的全球傳播是一個“頂天立地”的重大國家使命?!绊斕臁薄且膽汛笳?,緊扣國家戰(zhàn)略,胸懷大局,勇志擔當;“立地”——則是腳踏實地的從我們腳下的土地出發(fā),從每一個鄉(xiāng)村中做數據整理、從每一個案例開展田野調查,從扎根祖國大地生起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中吸取影響世界的力量。
有人認為羅青離開北京和中國傳媒大學是遠離了自己的“舒適圈”,但更多陪同她一路走來的領導和“戰(zhàn)友們”則說:“不斷成熟的她,已經成長為一個不可或缺的國際辦學的領軍者”,而她送給自己的祝福是——“做好減法,回歸初心”。
來到天大經管,
有傳承的力量和回家的親切
來到天大經管,羅青表示這對她個人、家庭以及事業(yè)生涯來說,都是一次重要的決定——重新啟航,再出發(fā)。
一次和家人的尋根之旅幫助她悟到了行走的文化之根。陜西漢中城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所在地,也是羅青愛人的故鄉(xiāng),或許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在他們共同參加的中國文化抗戰(zhàn)時期包括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在內的幾所華北高校西遷,聯合辦學成立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為后來西部地區(qū)的高等教育學科建設保留了完整體系。
西北聯大及后繼學院在城固的八載歲月,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史不可或缺的篇章,是在血與火交織的年代里形成的我國最大的大學聯合體之一,更是高等教育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和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座歷史豐碑。而漢中豐厚的大漢文化沃土,也為西北聯大“傳承漢唐文化、創(chuàng)新西北文化”的辦學抱負和宗旨提供了重要條件。漢中城固是博望侯張騫的故鄉(xiāng),2400年前,不畏艱險,兩出西域,成就漢統西域后成就貫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
樹高千丈,根脈于斯——百年天大的宏大敘事,西北聯合大學和國際化發(fā)展的開拓者都讓人感受到在民族危難之際,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維系教育的薪火,綿延中華文脈的責任擔當和使命。
家人的全力支持和鼓勵讓羅青的轉型沒有了后顧之憂。羅青說,她很喜歡天大校園里的那句標語——家在天大、志在天下。
談到管理學科的國際化辦學,羅青表示“應探索在中西融合的管理哲學基礎上建設”。她強調,“我們要學習總結過去十幾年中外合作辦學的經驗;管理學誕生于西方,在過去,國際學院是專注于引進西方優(yōu)秀的理念和模式,經過近二百年的努力,我們現在已經清楚認識到用西方體系取代中國文化已經不現實。管理學由于橫跨人文和自然科學兩個領域,完全可以作為先行者。我們的國外大學合作伙伴主動提出,經管學科的國際化辦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在做事方法上面要做到中西融合,也需要在理論體系上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和融合,這需要研究出一個全新的管理哲學體系,兼顧中西理論,從理論到實踐成立一個全新的具有國際水平的管理學?!?/span>
來到經管,羅青倍感大家庭的溫暖,從進入學部的每個流程都會有專門的老師負責耐心對接,每個環(huán)節(jié)她都感受到了悉心的人文關懷,“那是一種淡淡的回家的親切感和沉淀的厚重力量”。在以后籌備國際化辦學的過程中,盡管依然會面臨異地遠行的各種挑戰(zhàn),但有這樣一群專業(yè)的團隊和并肩作戰(zhàn)的伙伴,羅青表示對克服困難充滿信心,“我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教師寄語
今天的社會和學科發(fā)展是快速多變的復雜體,要把握好不變與應變。
不變是內心中的定力,要找到應對混沌矛盾中那些點亮自己的初心,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差異定位。每個人精力有限,年輕時盡可多嘗試,一旦定位,則開始做減法,不變亦是成功之道。
關于應變,學科專業(yè)在今天已經不是一輩子的事業(yè)了,往往在本科階段,因為各種原因,不見得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專業(yè),因此全球的一流本科教育往往以通識基礎和科學思維作為根基。經管學科與未來的工作經驗和職業(yè)經歷息息相關,所以一定要有應對變化和持續(xù)學習的能力。
堅持國際化——國際化不是意味著僅僅學習語言,而是一種視野,一種開放精神,一項中西融合兼容的開放事業(yè)。
(本文轉載自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0/05 金融MBA考生請注意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MBA招生說明會(第二場)線上開啟
- 10/11 重磅活動上新 |從理性角度解碼經濟現象!交大安泰MBA授課師資于冷教授全真試聽課堂,帶你打開經濟學的視界!
- 10/12 報名丨邂逅南航南通站——MBA/MEM/MPAcc公開課暨項目交流會
- 10/16 聯考沖刺必備 | 10月16日交大安泰MBA網報填寫指導暨筆試技巧分享會開啟報名,沖刺經驗+填報指導為你的聯考保駕護航
- 10/18 【預告| 10.18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鄧子梁:中國企業(yè)出海形勢與戰(zhàn)略分析
- 10/19 10月19日最后一期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第七期“金融MBA體驗營”暨專家會客廳報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