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輩說 | 周英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同輩同行 互為彼師 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朋輩說 第一期 * 觀察時代 * 解析行業(yè) * 分享成長 周英正 2021級MBA1班 武漢理工大學2010級材料工程碩士 山東大學2021級MBA1班副班...
同輩同行
互為彼師
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朋輩說
第一期
* 觀察時代
* 解析行業(yè)
* 分享成長
周英正
2021級MBA1班
武漢理工大學2010級材料工程碩士
山東大學2021級MBA1班副班長
現擔任:
山東產業(yè)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究院 項目主管
山東產研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
山東省先進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共同體 秘書長
山東復合材料學會 副秘書長
新型研發(fā)機構的誕生
1961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發(fā)表《關于國家緊急需求向國會的報告》提議:“我相信現在到了這個國家兌現承諾的時刻,去完成這個目標:在這10年結束前,將人類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p>
阿波羅計劃最終在1969年實現,這期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登月的成功,卻催生出了大量的新技術,它們在幾十年間走入了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包括集成電路、CT掃描儀、太陽能電池板、方便面蔬菜包、紙尿褲、防火服等等等等。
同樣是在美國,有一位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人,一生發(fā)明無數,這些發(fā)明在后來很多都影響了全人類的生活,比如交流電、無線電、電動機等等。為了向這位偉大的人物致敬,2003年,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共同創(chuàng)立了“特斯拉汽車”。
但這位偉大的發(fā)明家在死的時候窮困潦倒,身無分文。
阿波羅計劃和特斯拉的故事,生動地說明了,科技的進步會帶來商業(yè)上的成功,但這并不是順其自然發(fā)生的。從科技成果到商業(yè)成功之間,存在著一條“死亡之谷”。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自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以來的四十多年間,每個中國人對這句話都耳熟能詳。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國家的科技發(fā)展以模仿制造國外的先進技術為主要形式,但隨著與國外的差距逐漸減小,很多行業(yè)很難再從國外引進,自主創(chuàng)新越來越多地成為技術升級的唯一出路。
因此在很多具備區(qū)域發(fā)展優(yōu)勢的地區(qū),為更好地服務于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一些新型研發(fā)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我國最早的新型研發(fā)機構是1996 年深圳市與清華大學聯合成立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而“新型研發(fā)機構”這個名字正式成為官方用語,是原科技部部長萬鋼在2012年兩會上正式提出的。
發(fā)明創(chuàng)造與商業(yè)成功之間存在一條巨大的鴻溝,我們稱之為“死亡之谷”。而新型研發(fā)機構正是為了應對死亡之谷而誕生的。
作為MBA同學中占比例比較少的理工科出身的一員,現在也從事新型研發(fā)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我想通過學校的平臺為老師和同學們匯報一下我們的工作。
新型研發(fā)機構新在哪里?
很多人可能聽過科研機構,比如大學和中科院等單位,但對于“新型研發(fā)機構”未必聽說過。我國的新型研發(fā)機構起步于上世紀末,但直到2019年才有了明確的官方定義:
“新型研發(fā)機構是聚焦科技創(chuàng)新需求,主要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服務,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的獨立法人機構”——科技部印發(fā)《關于促進新型研發(fā)機構發(fā)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新型研發(fā)機構對社會和經濟的作用是技術開發(fā)和商業(yè)化,其作用主要體現在杠桿作用、橋梁作用、填平 “死亡之谷”作用等。杠桿和橋梁很容易理解,而“死亡之谷”的這個概念也是我來到產研院工作后才知道的,確實非常形象地展示了科技成果自從誕生到真正實現轉化的過程。
因此新型研發(fā)機構在運行機制上與傳統(tǒng)研究機構有明顯區(qū)別。
首先是新的要素支撐,政產學與社會共同起作用,“政產學研金服用”是山東省在2019年首先提來的口號,比最早的“產學研”又增加了政府、金融、服務、應用四個新要素,其內涵更加豐富,集中體現了新型研發(fā)機構適應新格局的新變化。
其次是新的平衡關系,研發(fā)工作中既考慮技術問題,也考慮市場問題,二者需平衡考慮,不可偏廢。相信對于這一點,在第一學期的《管理經濟學》中大家已有所參悟。
最后是新的目標使命,新型研發(fā)以項目實現經濟價值為目標,充分采取企業(yè)化運作的方式,鼓勵每一個項目以產業(yè)化為目標,早日實現自負盈虧乃至實現商業(yè)成功。
研發(fā)的死亡之谷曲線,與個人認知的“達克效應”曲線高度相似。對于MBAer而言,大部分人在立志考研時已經歷了絕望之谷的彷徨,正和同學并肩走在開悟之坡上。而我所從事的工作,也是幫助更多的企業(yè)跨越死亡之谷的谷底,去擁抱未來和光明。
理工男的升維之路:從技術創(chuàng)新到成果轉化
在成為一名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者之前,我是一個挺“純粹”的技術人員。
2012年剛畢業(yè),我進入山東京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個工作崗位是煉化裝置外操。在那個車間里,我了解到生產一線雖然能夠平穩(wěn)運轉,但其實是存在很多問題的,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創(chuàng)新。
在2015年,我已經離開車間在公司的設備管理部門工作了三年左右,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公司設備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有一次無意中的機會接觸到了大連理工大學和北京建筑大學的一項共同發(fā)明,這項技術曾經獲得過國家科技發(fā)明二等獎,可以有效節(jié)約鍋爐的燃料,提高經濟效益,但還沒有在石油化工行業(yè)上應用過。
我當時的任務就是要把這項技術在我的公司實現轉化落地。盡管公司領導對這個項目大力支持,但還是經歷了許多波折,好在在改造完成后項目獲得了很理想的效果,而且在第一個案例成功實施后,還在公司內進行了推廣。
這個項目讓我獲得了很大的提升,雖然項目推進過程中很多時候是被領導和同事推著走,甚至還會因為無知而犯錯,但在最后公司給了很多項獎勵,并且因為這個項目我還以第一完成人獲得了2019年濱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又以這個獎項獲得了其他的榮譽和機遇。
就從這個項目開始,我走向了科技成果轉化的道路,盡管后面有過多個崗位的調整,我工作的思路始終都是幫助技術實現落地和應用。在這個過程中,走訪了很多學校和院所,拜訪了很多位專家教授,還有幸認識了幾位兩院院士。
十年回眸,我從一名生產線上親力親為的技術創(chuàng)新者,變成了整合“政產學研金服用”研發(fā)要素的實踐者。升維之路上,工作層次和內容在變,但創(chuàng)新、研發(fā)、轉化的工作主線始終清晰,這也將成為我未來持續(xù)成長的不變指引。
在進入山東產研院后,我擔任了山東省先進復合材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共同體的秘書長。這個組織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開展復合材料在軌道交通、汽車輕量化、海洋和農業(yè)的應用,開展復合材料的自動化裝備應用與新工藝應用,開展復合材料的綠色制造技術推廣。
這些都屬于中國復合材料行業(yè)存在多年的難題,之所以一直難以解決,是有很多種原因的,經濟的、管理的、科技的、政策的、人才的。這樣的問題正適合由新型研發(fā)機構的人來解決,作為一個MBAer,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山大MBA:從拾其精髓到系統(tǒng)學習
我非常感激當年公司給的機會,讓我能夠通過這項工作發(fā)現我自己的優(yōu)勢和興趣。在山東大學到了MBA之后,我覺得我對于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嶄新的認識。
MBA對一個技術工作者的影響
在過去,作為一名技術工作者,我考慮事情的維度往往只有技術是否先進或者合理,這可以認為是一種單維度的思維模式。例如面對某一項明顯的因為落后的工藝,作為技術工作者就只能分析技術落后的原因,如果再高級一些可能會提出改革的方案。假如公司并未沒有實施改造,我可能只是嘆息一聲人微言輕或者生不逢時。
直到后來我參加了2018年公司與山大的MBA研修班。和前面同樣的問題,戰(zhàn)略管理的思維教育我,這個地方的犧牲是否是為了換取全局的穩(wěn)定;會計學教會我考慮,公司的這套設施已經很老舊了,可能會在不久之后就完全停掉,再投入資金進行技改無法收回成本;管理經濟學讓我學會考慮,今年技改的總費用有限,同樣的資金用于另外一項的實施會有更大的效益。
如果確實需要實施,我可能利用管理學、組織行為學等相關知識,考慮這項工作需要哪些資源、哪個層次的領導支持、哪些部門的同事協(xié)調,把紙面上的方案變成現實中的結果。
僅僅是部分MBA精髓課程的學習就已經讓我有了質的變化,這讓我對MBA系統(tǒng)學習滿懷期待,因此我決定以長期主義視角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拿出3年時間完整地學習山東大學的MBA。于是2020年冬天,時隔10年又一次考研,在2021年秋天順利入學。
MBA對于新型研發(fā)機構的意義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新型研發(fā)機構的工作既要考慮技術開發(fā)也要考慮商業(yè)運作,既需要科學家也需要企業(yè)家,既需要技術工作也需要管理工作。
MBA中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對于成果轉化過程中跨越“死亡之谷”有著重要意義。在科技成果經歷了實驗室和中試放大的驗證之后,需要對項目接下來的發(fā)展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如何組建管理團隊、如何選擇落地區(qū)域、如何進行融資、如何開展投資建設、如何確定商業(yè)路線、如何選擇供應商、如何進行精準營銷、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實現最大利益、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如何進行合理的財稅管理、如何避免股權稀釋而失去控制權、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之間如何平衡、人員梯隊如何建設等等一系列問題。
以上這些問題分別對應著MBA課程中的《戰(zhàn)略管理》《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公司理財》《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供應鏈管理》等等。
現在全社會上下都已經意識到科研與產業(yè)結合的重要性,這是一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者的春天。在山東產研院,復合材料領域是“含專家量”最高的方向,這是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撒下的種子不一定都會開花結果,但只要堅持播撒種子和汗水,加上對人和事的科學管理,就總有能夠長成參天大樹的希望。
關于夢想:從我開始,改變世界
相比于剛剛十年前剛畢業(yè)、渾渾噩噩的我,在走入三十多歲之后,夢想反倒更清晰了起來。
作為一個喬粉,我的夢想就是像喬布斯那樣,改變世界。
可能我一生都無法追上喬布斯成就的萬分之一,但只要在相同的方向上,能讓世界因我的努力而有所改良,讓哪怕一個人因我的努力而過得更好,那就算不枉此生。而進入山大學習MBA,給這個夢想插上了新的翅膀。
與山大其他的同學、師兄師姐相比,我是一個無名之輩,家庭很普通,沒有名校的出身,也沒有大企業(yè)的工作履歷,也沒有取得什么成績。但我始終覺得,自己走在一條向上的路上。
回頭展望自己過去求學工作這二十多年,從一個小小的鄉(xiāng)村走到今天,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只要方向是對的,駑馬十駕,也能功成于不舍。
但我依然鼓起勇氣寫下這一篇,我希望能夠成為引來美玉的那塊頑石,讓更多的“我們”愿意分享你奮斗的人生故事。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站在山大這樣的平臺上,每一個有抱負和理想的人,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人生。沒有誰的生活會一直完美,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
編輯 | 杜菲菲
(本文轉載自山東大學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0/05 金融MBA考生請注意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MBA招生說明會(第二場)線上開啟
- 10/11 重磅活動上新 |從理性角度解碼經濟現象!交大安泰MBA授課師資于冷教授全真試聽課堂,帶你打開經濟學的視界!
- 10/12 報名丨邂逅南航南通站——MBA/MEM/MPAcc公開課暨項目交流會
- 10/16 聯考沖刺必備 | 10月16日交大安泰MBA網報填寫指導暨筆試技巧分享會開啟報名,沖刺經驗+填報指導為你的聯考保駕護航
- 10/18 【預告| 10.18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鄧子梁:中國企業(yè)出海形勢與戰(zhàn)略分析
- 10/19 10月19日最后一期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第七期“金融MBA體驗營”暨專家會客廳報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