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亚洲成a人片777777,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陳欣:知網涉嫌壟斷被查,或將加劇同方股份財務困局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2022-05-18 17:45 瀏覽量: 2999
?智能總結

知網涉嫌壟斷被查,或將加劇同方股份財務困局

5月13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宣布,根據前期核查對知網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對此,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教授陳欣撰文分享觀點。他指出,知網在高校等市場具有極高份額,因版權瑕疵、收費較高以及論文查重限制頻繁陷入訴訟及輿論爭議,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公眾利益。同方股份被中核集團接手后尚忙于處理歷史遺留問題,財務狀況堪憂。此后對知網的整改或將進一步損害同方股份的持續(xù)盈利能力。

近年來,知網多次因收費過高和不合理漲價遭受高校等學術機構抵制,還因侵權和涉嫌壟斷頻繁陷入訴訟及輿論爭議。

就在2022年4月初,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還在談判破裂后發(fā)布公告稱,知網堅持近千萬的續(xù)訂費用且在成員數(shù)量、單家價格等方面條件相當苛刻。

對于社會各方面反映的知網涉嫌壟斷問題,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于3月以來在其公眾留言平臺上回復“正在核實研究”、“正在依法開展相關工作”。5月13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宣布,根據前期核查對知網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知網的經營方是同方股份(600100.SH)。2020年1月,中核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核資本以64億元的對價從清華控股手中接過同方股份21%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并在2021年8月定增25億元將持股比例提升至30%。

知網涉嫌壟斷對于作為央企的同方股份相當尷尬。公司在2021年本已虧損18.8億元,2022年1季度又虧損了5.5億元??梢灶A期,知網涉嫌壟斷之后的整改將加劇同方股份的財務困境。

01

版權瑕疵引發(fā)“原罪”質疑

知網源于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CNKI),在1999年由清華大學和清華同方發(fā)起,是一個以知識資源傳播共享為主要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在國家各部委的支持下,知網的崛起受益于“火炬計劃”和大量高校的學術資源。

目前,中國知網(CNKI)門戶網站提供期刊、報紙、博士碩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年鑒等多項數(shù)據庫產品,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例如,知網收錄的中文學術期刊達8560種,共計約六千萬篇全文文獻,收錄率接近100%。

根據同方股份的公告,知網北京和知網數(shù)字出版兩家全資子公司是知網的運營主體,也是反壟斷調查的具體對象。

其中,知網數(shù)字出版是同方股份投資1億元成立,受清華控股委托,代為行使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的管理權和經營決策權,期限為2014年4月至2024年4月。

然而,知網收錄并對外收費的學術論文資源具有版權瑕疵,大量中文論文并未取得作者明示授權,存在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2021年12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趙德馨教授勝訴知網案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長期以來,公眾質疑知網將未向作者付費的公益性學術資源作為創(chuàng)收來源,而未承擔好文獻平臺促進知識公共傳播的義務。

02

市場支配地位導致高收費

知網的市場主要是高校、公共圖書館、科研機構、醫(yī)院、政府、基礎教育等類型的科研和學習型行業(yè)。

知網的海量學術資源帶來了大幅領先的市場份額,其機構用戶超過3萬家。其中,知網在高校市場的占有率接近100%,具有明顯市場支配地位。

知網將各數(shù)據庫分別進行產品報價。例如,2022年期刊數(shù)據庫的報價為18.7萬元,碩士論文數(shù)據庫則為15.9萬元,博士論文數(shù)據庫為8.4萬元。

此外,2017年起知網還與部分學術價值與市場熱度雙優(yōu)的期刊簽署協(xié)議,要求將 “數(shù)字出版發(fā)行權獨家專有”授予知網。

知網進而將這些期刊的數(shù)字版從期刊數(shù)據庫中分離出來,以“個刊網絡版”的產品單獨發(fā)售,其定價超15萬元每年。2022年,知網的個刊數(shù)量已增至683種。

如此,知網向高校收取的數(shù)據庫采購價格可高達逾百萬元。例如,2022年度清華大學向知網北京采購34個CNKI數(shù)據庫的價格為188萬元,而中南大學為采購知網數(shù)據庫則花費了150萬元。

除此之外,個人用戶在知網下載文獻基本都需要以流量付費。對于常規(guī)數(shù)字出版的期刊全文和會議論文,收費標準是每頁0.5元;對于碩士學位論文和博士學位論文,每本的下載價格分別為7.5元和9.5元。

相對于維普資訊和萬方數(shù)據等競爭對手,知網具有收取更高價格的能力。例如,在2021年12月中南民族大學圖書館13個數(shù)據庫采購項目成交結果公告中,知網北京的中標金額達到72.4萬元,萬方數(shù)據才為13萬元。

知網北京負責運營門戶網站和多項學術數(shù)據庫產品。據同方股份年報,知網北京2019-2021年的營收分別為10億元、11.7億元和12.9億元,年增速超過10%;其毛利率分別為57.6%、53.9%和53.4%;每年為公司創(chuàng)造約2億元的凈利潤。

03

論文查重是關鍵

知網在高校市場能全面碾壓其競爭對手的關鍵在于論文的查重業(yè)務。

我國高等教育部門對于學生畢業(yè)論文的要求較高。學生要順利畢業(yè)取得學位,需要通過論文查重。

高校利用數(shù)據庫進行嚴謹對比,確保畢業(yè)論文與已有文獻的重合度不超出學校規(guī)定的查重率范圍。

一般來說,高校對畢業(yè)論文要求的重復率在20%-30%以下,若重復率超過40%,則面臨涉嫌抄襲的審查。

特別是在2019年的翟天臨論文抄襲事件后,教育部又出臺了更為嚴格的政策來加強抽檢要求,并對“存在問題畢業(yè)論文”強化處罰力度,督促各高校采取措施提高論文質量,導致重復率要求被壓低。

論文查重涉及學生能否順利畢業(yè),事關重大。知網在中文學術期刊數(shù)據庫中擁有的全文文獻量最多,成為絕大多數(shù)高校論文查重的首選工具,在高校市場幾乎無法被替代。

按照知網查重的規(guī)則,論文中出現(xiàn)連續(xù)13個字與現(xiàn)有文獻雷同則被定義為重復內容。

2021年全國有3012所高校,其中僅普通本科學校就有1238所,招生444.6萬人,在校生1893.1萬人。

此外,2021年全國共招收包括博士生和碩士生在內的研究生117.7萬人,在學研究生333.2萬人。每年僅畢業(yè)學生的論文查重就存在巨大的剛需。

不少高校往往每年還需要花費50-80萬元不等,單獨采購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查重系統(tǒng))。例如,2019年復旦大學向知網數(shù)字出版支付的采購價為79萬元,而北師大的采購價為60萬元。

知網數(shù)字出版是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等產品的提供方,但其營收和盈利能力并不透明,僅能看到公司近年向受托管理的電子雜志社支付略低于一億元的費用。

據同方股份公告,2021年兩家涉嫌壟斷的子公司合計營收占比為6%,約為17.1億元;合計歸母凈利潤占公司歸母凈利潤絕對值的12%,也就是2.3億元。這意味著,2021年知網數(shù)字出版約從查重等業(yè)務中獲得4.2億元的收入,凈利潤約為4千萬元。

04

拒絕個人賬號查重

知網的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只針對機構用戶開放查重業(yè)務,并不允許個人直接申請賬號提交查重,導致不少問題。

知網的高校賬戶往往只在每年論文季開放時,給予每位學生一到兩次免費論文查重的機會。而學生需要進行多次查重,才能充分調整論文的行文以滿足學校對查重率的嚴格要求。

這就帶來了巨大的自費論文查重市場。

一種途徑是,通過學校圖書館并繳納相應費用來獲得知網的查重服務。但知網的收費較高,且往往需要通過圖書館工作人員代為查重。

翟天臨論文造假事件爆發(fā)時,有網友將其2783字的小論文在知網進行查重的費用為68元,而維普與萬方的查重系統(tǒng)僅需分別收取12元、7.8元。

另一種途徑是,在互聯(lián)網上花錢購買所謂的“知網”查重服務。在百度和淘寶等平臺存在大量廣告,不法商家往往宣稱具有中國知網查重入口,可獲得準確的查重結果。

中國知網堅決否認對任何個人和單位提供了這樣的自助檢測系統(tǒng),強調所有在網絡交易平臺提供的所謂“知網檢測服務”均是違規(guī)假冒。

但是,每年畢業(yè)論文帶來的強大需求使得大量學生仍然花費不菲的金額用于各類“所謂”的假冒查重服務,卻難以得到高質量的查重結果。

在萬方數(shù)據等同行業(yè)公司面向個人用戶開放查重服務的情況下,知網堅持拒絕個人用戶的做法背后疑點重重。

對此,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郭兵認為知網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并于2021年12月起訴知網相關公司,要求其向個人用戶開放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服務。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于2022年3月正式受理該案件。

05

知網被查加劇同方經營困境

中核集團在2020年1月接手同方股份的控制權后,主要精力放在處理歷史遺留問題上。

例如,2020年4月上交所就因2018 年年度業(yè)績預虧不準確,對同方股份和時任董事長的周立業(yè)等有關責任人予以公開譴責。

同方股份面臨較大的經營和債務壓力。2020年和2021年,公司的經營性凈現(xiàn)金流分別為-8.7億元和-6.1億元。2019年末,同方股份的資產負債率為66.8%,流動比例為1.2,現(xiàn)金利息保障倍數(shù)為2.8。而2021年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為67.1%,流動比例為1,現(xiàn)金利息保障倍數(shù)為0.7,較2019年還有所惡化。

同方股份應對的方法是,嚴控新增投資,聚焦于核心問題資產和虧損企業(yè)的處置,僅2021年就清退了25家控參股主體。

2022年初同方股份公告,其參股18.2%的天誠國際擬轉讓兩家血液制品公司100%股權,公司相應在2021年報中確認8.8 億元投資損失,并計提2.7 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同方股份在2021年的巨額虧損較大程度上就來自于此項會計判斷。

同時,中核集團對同方股份進行了大量資金支持。2021年,中核資本認購同方股份25億元的定增資金,就是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有息借款,緩解公司償債壓力。

此外,2022年中核集團還通過中核融資租賃公司、中核商業(yè)保理公司、中核財資公司等關聯(lián)方平臺為其提供融資支持。

此次知網涉嫌壟斷,同方股份對此公告:將堅決支持,全力配合上述調查工作;將創(chuàng)新發(fā)展模式,努力將知網打造成服務科技創(chuàng)新、促進學術傳播、勇?lián)鐣熑蔚娜缕脚_。

如此可預期,對知網的整改將大幅降低其收入及盈利能力,同方股份或需得到中核集團更大的支持才能擺脫財務困境。

來源 |網易研究局

編輯:劉蕊

(本文轉載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收藏
訂閱

備考交流

  • 2024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 2024管理類聯(lián)考復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 2024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 2024年MBA/MEM/MPAcc聯(lián)考備考群: 769561411
  • 免聯(lián)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 2024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 免聯(lián)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 2024考研復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免費領取價值5000元MBA備考學習包 購買管理類聯(lián)考MBA/MPAcc/MEM/MPA大綱配套新教材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