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CEO | 解讀疫情與戰(zhàn)情,共享溫暖與思念


云端CEO | 解讀疫情與戰(zhàn)情,共享溫暖與思念
溫暖的朋友和精彩的良言,能化解冰冷和沉悶。
4月1日,恰逢上海浦西地區(qū)開啟全面封控。窗外或許是一片寂寥,而高金CEO大家庭卻迎來了一場格外火熱的線上聚會,近200位CEO同學和校友共赴云端,用微笑“擁抱”彼此。
“疫情帶來了許多‘不得已’,課程和活動安排都受到很多限制。但我們仍然希望能通過精心安排的這些內容,給大家?guī)硪恍┣把氐?、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能引發(fā)大家的思考,同時也給大家提供一些相見的機會?!?strong>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羅譞表示,“疫情絕不會凍結我們CEO大家庭的溫度。”
來自不同國家、地區(qū)的CEO同學們通過鏡頭,向彼此報上一聲平安,送上幾句祝福。這一刻,有人正奔波在差旅途中,有人停下腳步開始居家生活,有人在辦公室短暫抽身于繁忙事務,而相同的是,為了看到老朋友們洋溢的笑臉,為了傾聽關于疫情與戰(zhàn)事背后的邏輯,百余位同學同時走進云端課堂,共享思想盛宴。
正如高金CEO五期班班長、中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建榮所言,“疫情把我們這個大家庭分隔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友誼常在?,F時大家都很迷茫,對不確定因素都有或多或少的困惑,感謝學院在這個艱難的時候給我們傳經送寶,也很高興聽到兩位教授的見解,讓我們更好地認識當下形勢,以指導實際工作。”
聯(lián)泰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亨利、黑龍江飛鶴乳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友斌、德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俊、中駿集團董事局主席黃朝陽、賽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前總裁劉嘯東、索通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郎光輝等多位同學也紛紛為大家送上祝福,期待云開霧散、春暖花開時的線下再聚。
隨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政治學講座教授、原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哥倫比亞大學全球研究中心(東亞)首席主任呂曉波教授就全球新冠疫情后中美關系走向、俄烏戰(zhàn)爭對國際關系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全球化后危機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進行了詳盡解讀,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多維度勾勒出未來把握全球政經局勢的框架。
后疫情時代戰(zhàn)情與中美關系
新冠疫情和俄烏戰(zhàn)情都體現了全球化的后果,“世紀大疫”的一大背景是人員快速而廣泛的流動,而戰(zhàn)后國際關系也出現了很有意思的變化。
各國間互相依賴感大大增加,也就是全球化到一定程度后,在沖突出現時,這樣的相互依賴就成了一個武器,這也暴露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所帶來的問題。俄烏戰(zhàn)爭也釋放了一個新的信號,也就是說對未來國際關系的考量中,一定要納入一個因素,即雙方的政經貿關系的依賴度。這場戰(zhàn)爭也揭示了和平的脆弱,打破了二戰(zhàn)后的和平。
那么這對中國而言,挑戰(zhàn)多于機遇。歐洲跟中國的關系一直也是在一個很微妙的階段,在中美關系不斷惡化情況下,歐洲也開始有些動搖。如果歐洲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抱團,他們對中國的不信任和警惕感就會增大。另一方面,中國實際上在貿易結構上也不能取代俄羅斯,也就是說歐美無法在中國尋找替代。
我們現在常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局”是就是政治、經濟戰(zhàn)略所引發(fā)的結構性改變,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中國的崛起,局勢變化,有很多的難以預料的因素。疫情對中外關系和中美關系本就有較大的負面影響,俄烏戰(zhàn)爭更是雪上添霜。
一方面,戰(zhàn)爭對中國的一個潛在威脅或者直接威脅就是對于谷物進口和油料進口有較大打擊,伴隨著國際制裁,市場上的糧食安全問題可能也會加劇。
另一方面,俄烏戰(zhàn)爭也暴露了能源依賴進口的巨大缺陷。能源能否自主是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由此在中國未來的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計劃里,要大力發(fā)展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清潔能源和可持續(xù)能源。
在疫情和戰(zhàn)情雙重壓力下,全球化尚難回到2015年前的水平。大國都意識到自力更生是主調,重新審視所謂的國際化、全球化,很可能出現新冷戰(zhàn)。也就是說,在過去30年里,和平紅利消耗殆盡,大家都開始增加軍費,出現一輪新的冷戰(zhàn)時代,存在所謂軍備競賽,我想這個完全可能有出現。
中美關系就是在一種互相不信任,不求大改善,但求不出大沖突。事實上,中美關系的脫鉤,即中美人員交流的停頓狀態(tài),早在疫情之前就開始了,而新冠疫情實際上加快了脫鉤的過程,雙方對彼此更難有正確認識。兩國都意識到自力更生的問題,當各自意識到供應鏈或市場都對對方有很大依賴,就開始強調雙循環(huán)、內循環(huán),沒有人能預料到偶發(fā)事件會對結構造成什么影響,那么所謂的“應變”就成了關鍵,對“變”要有足夠重視。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更多從經濟層面,對俄烏沖突對世界格局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全面解讀。通過大量數據呈現,胡教授向同學們闡釋了全球能源結構變化以及全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走向。
俄烏沖突:經濟冷戰(zhàn)的分水嶺
俄烏沖突更像是世界經濟冷戰(zhàn)演變過程的分水嶺,未來很可能會出現世界經濟冷戰(zhàn)格局。
盡管俄烏兩國的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在全世界的版圖中占比并不高,但他們在能源、糧食以及部分的礦產幾個品類當中,對世界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對于中國而言,盡管我們對外的能源依賴較強,但7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氣進口中,我們有一個很正確的戰(zhàn)略布局,進口比較分散,也因此分散了風險。而糧食類是我們長遠戰(zhàn)略中應該積極考慮的一個要素,放眼全球范圍也皆是如此。
這次事件是一個分水嶺,在這個分水嶺之后就會出現兩個陣營。當然這是一個廣泛意義上的陣營,是政治、軍事上的,也是經濟和金融上的。因為在過去這幾十年當中,我們在某種意義上看到的世界格局是一個所謂泛全球化格局,雖然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但大家都遵循著同樣的原則,相互開展經貿往來,也就是所謂的泛全球化的時代。而這一次的事件之后,我認為這種泛全球化的理念基本終止了。接下來實際上價值觀的衡量成為了一個最基礎的分水嶺,在底層的價值上有共同的認知,把一盤散沙可以凝聚在一起,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去觀察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陣營的出現反饋到經濟上,就有很多問題需要去面對。接下來軍事沖突導致的西方前所未有的制裁,資產的凍結、商業(yè)往來的限制和企業(yè)的撤離、金融制裁,其實俄羅斯的經濟是非??皯n的。
面對俄烏沖突,首先我們要從中立方的角度去考察這個格局,同時也要考慮包括中美摩擦在內的一些其他戰(zhàn)略上的、潛在的挑戰(zhàn)。
從經濟角度講,我們要看到我們的優(yōu)勢和短板,優(yōu)勢就是相對于俄羅斯而言,我們經濟體量很大,而且產業(yè)類目很齊全,對外的來往體量也非常的大。那么我們的短板是什么呢?要注意到我們是一個進口依賴的經濟體,因為現代經濟體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我們有70%的石油、40%的天然氣是來自于境外的,80%鐵礦石我們是進口的,谷物也有20%是進口的,以高端芯片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幾乎百分百都是進口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這個經濟體結構上其實是很脆弱的,因此在應對的思考方面,我認為我們總體的思路要“治未病”,要深度地融入全球經濟體,這可能是更加安全的一個選項。
第二就是人民幣國際化,從長遠來說,對我們國家的經濟安全有很大的作用。在這樣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非常值得追求的目標,事實上當自己的貨幣是一個國際貨幣的時候,我們面臨的這種孤立、脫鉤的風險就會變得更小。
或許,沿街的花店暫時關閉了,但花兒還會盛開。
道一聲珍重,愿每位CEO成員安好,愿我們大家庭的花香常在。
霧盡風暖終有時。待到重逢日,我必敞開懷抱,與你相逢!
(本文轉載自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0/05 金融MBA考生請注意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MBA招生說明會(第二場)線上開啟
- 10/11 重磅活動上新 |從理性角度解碼經濟現象!交大安泰MBA授課師資于冷教授全真試聽課堂,帶你打開經濟學的視界!
- 10/12 報名丨邂逅南航南通站——MBA/MEM/MPAcc公開課暨項目交流會
- 10/16 聯(lián)考沖刺必備 | 10月16日交大安泰MBA網報填寫指導暨筆試技巧分享會開啟報名,沖刺經驗+填報指導為你的聯(lián)考保駕護航
- 10/18 【預告| 10.18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鄧子梁:中國企業(yè)出海形勢與戰(zhàn)略分析
- 10/19 10月19日最后一期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第七期“金融MBA體驗營”暨專家會客廳報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