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去后,NFT能留下什么?| 媒體聚焦


2021年,NFT(非同質化代幣)在藝術圈一炮而紅。面對這種全新的事物,大眾不禁疑問,是否人人都可以成為加密藝術家?是否萬物都能做成NFT?NFT究竟有何價值?
2021年,NFT(非同質化代幣)在藝術圈一炮而紅。面對這種全新的事物,大眾不禁疑問,是否人人都可以成為加密藝術家?是否萬物都能做成NFT?NFT究竟有何價值?
對此,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峰、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李峰教授認為,NFT可能會加速實物資產上鏈的過程;胡捷教授在采訪中表示,加密藝術一方面在確權方面跟傳統(tǒng)的模式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藝術品的一些特色。
2021年,NFT(非同質化代幣)在藝術圈一炮而紅。
憑借區(qū)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NFT本身唯一且不可相互替代的特點,這一新事物將區(qū)塊鏈、藝術與金融三者結合,形成了投資新風口“加密藝術”。
諸多加密藝術家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其作品風格不同,價格不一,機會與“泡沫”共存。
在采訪加密藝術家宋婷的過程中,澎湃新聞記者也體驗了一把NFT的制作過程,將扎染旗袍制作成NFT。
◎第一步是扎染一件旗袍。
◎第二步是將旗袍拍照。
◎第三步,將電子圖片信息交給后端工程師,由他一方面通過合約發(fā)起交易,鑄造區(qū)塊鏈存證(鑄幣)。
另一方面在去中心化存儲系統(tǒng)IPFS上將相關的藝術品信息存證,之后將鑄幣與藝術品存證信息一一對應,做成獨一無二的代幣即NFT,并發(fā)送到所有者的數(shù)字錢包中。
這也是目前加密藝術的制作方式之一,即先創(chuàng)作傳統(tǒng)的物理版本的藝術作品,再上傳至電腦成為電子作品上鏈做成NFT。另一種則基于數(shù)字藝術上鏈做成NFT。
在體驗過程中,記者不禁產生疑問,是否人人都可以成為加密藝術家?是否萬物都能做成NFT?NFT究竟有何價值?
01、人人都可成為加密藝術家?
如果進入拍賣程序,記者體驗制作的這枚NFT會有人買嗎?
“大概率可能沒有人買,但存在可能有人買?!彼捂锰寡?。
實際上,多位加密藝術圈的從業(yè)人員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當前真正能懂加密藝術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shù)人買畫還是看加密藝術家的價值。
“加密藝術圈有自己特殊的審美偏向?!奔用芩囆g家Reva表示,加密藝術最初的創(chuàng)作者和受眾都來自于區(qū)塊鏈世界,很多是從事區(qū)塊鏈開發(fā)、網(wǎng)絡開發(fā)、前端開發(fā)等的科技工作者。
加密藝術收藏家朱正則對澎湃新聞記者說,“加密圈講究故事”。
“人人都可以鑄NFT,但是否有人購買(認可其價值)是社區(qū)決定的?!彼捂弥赋?,加密藝術的精髓在于社區(qū)。
數(shù)字文藝復興基金會董事總經理曹寅在一次活動上表示,加密社區(qū)作為新社區(qū),是跨國、跨文化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完全重合,參與者存在身份焦慮,通過收藏加密藝術產生一種身份上認同,建立共同身份。
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胡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加密藝術一方面在確權方面跟傳統(tǒng)的模式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確實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藝術品的一些特色。
網(wǎng)上流轉的這種特征也讓人覺得新奇,更愿意去收藏,“一部分人追跑就在某個社區(qū)形成了某種共識也是事實的陳述”。
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志誠認為,加密藝術與加密藝術家的價值主要應該來自于藝術作品本身的價值,藝術家的價值也應該是基于其作品而存在價值,目前有些藝術作品,特別是針對藝術家的炒作偏離了事情本身,是屬于不懂藝術,而偏向炒作盈利。
“對實物形態(tài)的藝術作品,加密和區(qū)塊鏈的作用實際上只是增加了炒作的空間,增加了需求的范圍,從而增加交易的價格,而不會增加藝術品本身的內在價值?!蓖踔菊\說道。
02、萬物皆可NFT?
如果一件旗袍可以以照片形式上鏈做成NFT,那么是不是所有事物都可做成NFT?那么,NFT的意義究竟在哪?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孫揚認為,制作和上傳成為NFT,可以鼓勵草根藝術家甚至小白追求藝術創(chuàng)作,并找到藝術變現(xiàn)的道路。
他同時表示,要區(qū)分日常生活用品和藝術創(chuàng)作的產品,要將那些有一定獨創(chuàng)性、藝術價值、有未來引領潮流的藝術產品做成NFT,建立門檻和一些數(shù)量化的標準,規(guī)范NFT的制作和上傳。
胡捷認為,產權確實代表著價值,一些精神產品的價值在現(xiàn)實中得不到尊重,人們希望NFT的出現(xiàn)能夠讓精神價值的東西在市場上得以體現(xiàn)。
“不是所有事物都適合做NFT,只有本身就是數(shù)字化的作品才有天然的要求,要與數(shù)字本身同介質的才適合做NFT。”王志誠認為,把實物拍成影像發(fā)到網(wǎng)絡上作出NFT,這種做法有些過度網(wǎng)絡化,主要作用就在炒作。
“例如你手里持有一幅名畫,拍個照片變成了NFT,但并不能保證手里的畫不被盜走,被失火燒毀,或保存不當而毀壞,如果實物畫作已經毀壞,NFT的價值還能剩多少?”王志誠說。
實際上,未來的“實物資產”上鏈卻是被普遍看好的趨勢。
“NFT可能會加速實物資產上鏈的過程,”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會計學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李峰表示,“實物類和功能類事務可以做成NFT,其價值在于形成了基于特定編碼規(guī)則的邏輯,形成基于非同質化的代幣。”
國盛證券區(qū)塊鏈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NFT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數(shù)字化的權利形式,不僅僅是版權,一切有價值的東西,皆可上鏈,其形態(tài)就是NFT,藝術品、文體收藏、房產、證券、虛擬資產、情感表達,一切皆可上鏈。
但王志誠認為,實物資產或一些實物資產的關聯(lián)標識目前已經具備非常完善的價值實現(xiàn)路徑?;ヂ?lián)網(wǎng)區(qū)塊鏈只能是增加一些傳播途徑,從增加需求,提供一些特殊的便利性方面有所增益,過度的放大和炒作反而會毀壞NFT行業(yè)的發(fā)展。
“像股票,基金,房地產這類已經有中心化的登記結算公司提供認證與保護,非要搞一個區(qū)塊鏈,一不小心如果密碼失竊或遺忘,如何處理?”他說。
胡捷也提到,NFT對精神創(chuàng)作的產品更有幫助,能夠幫助其確權。對實物資產而言,確權的意義不大,更多的是授權和流轉方面有些幫助。
他認為,如果想加強流轉,用NFT代表實物資產也可以,但是需要一個中間的信托機構,證明NFT與實物之間的關系。
(本文轉載自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0/05 金融MBA考生請注意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金融MBA招生說明會(第二場)線上開啟
- 10/11 重磅活動上新 |從理性角度解碼經濟現(xiàn)象!交大安泰MBA授課師資于冷教授全真試聽課堂,帶你打開經濟學的視界!
- 10/12 報名丨邂逅南航南通站——MBA/MEM/MPAcc公開課暨項目交流會
- 10/16 聯(lián)考沖刺必備 | 10月16日交大安泰MBA網(wǎng)報填寫指導暨筆試技巧分享會開啟報名,沖刺經驗+填報指導為你的聯(lián)考保駕護航
- 10/18 【預告| 10.18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鄧子梁:中國企業(yè)出海形勢與戰(zhàn)略分析
- 10/19 10月19日最后一期 | 2026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第七期“金融MBA體驗營”暨專家會客廳報名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