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亚洲成a人片777777,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北大光華劉俏: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金融控股模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2018-12-03 11:00 瀏覽量: 7020
?智能總結

11月24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在出席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中國光大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光大-光華金控論壇”時談到,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金融控股發(fā)展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MBAChina網訊】11月24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在出席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與中國光大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光大-光華金控論壇”時談到,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金融控股發(fā)展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 金融資產規(guī)模不是越大越好;

  • 金融控股模式以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而非規(guī)模為目的;

  • 助力于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

劉俏教授強調,并不是更多的金融就是好事情,我們需要的是更好的金融。更好的金融,一個標準就是在于把融資成本降下來,把實體經濟提升上去。在過去一段時間,企業(yè)的杠桿率在不斷上升而且很難降下來的原因,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并不高。

我想可能聽了很多業(yè)界的專家還有監(jiān)管層領導講完金控模式之后,我大概從學界的角度做一些簡單分析。目前這個階段,我們?yōu)槭裁葱枰鹂啬J??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金控模式,以及在未來發(fā)展,金控模式應該關注的一些側重點。

我想這需要回歸到金融本質。金融本質是以簡單直接有效的方式服務實體經濟,把企業(yè)融資成本降下來,把實體經濟提升上去。這個方式,本身是在不斷演進,背后和經濟發(fā)展階段和人們的認知水平,和整個商界外部環(huán)境相關。我想金融控股這種模式出現本身,也是在過去若干年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與模式轉變也包括思維方式的推進密不可分。

金融控股模式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急需完成工業(yè)化進程的背景下,迅速形成資本很重要,金控模式有獨特優(yōu)勢;國有金融控股集團有利于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

2在外部融資成本相對較高背景下,金控的內部資本市場有協同作用,有利于降低融資成本;

3.在科技金融時代,金控模式便于建立大數據平臺,統一建立內部風險防控體系,統一掌握各類金融機構數據,統一規(guī)劃基礎設施,推動金融領域交叉創(chuàng)新等等

現在我想一個關鍵問題在于我們去探討,現在的金融是好金融還是壞金融,換句話說金融控股模式對中國未來發(fā)展要起到比較好的推動作用,應該從什么樣的環(huán)節(jié)入手?這里,我大概簡單的提了三點,我們未來思考更好的、發(fā)展中國的金融控股集團模式的時候,可能這三點是特別關鍵的問題:

1.金融資產規(guī)模不是越大越好

2.金融控股模式以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而非規(guī)模為目的

3.助力于培育中國經濟增長新動能

為什么金融資產規(guī)模不是越大越好

關于第一點,我想簡單提一下,在過去一段時間,看到中國金融業(yè)快速發(fā)展。如果作為比較,我們金融行業(yè)的增加值GDP占比,其實在本世紀已超過美國。美國在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整個金融行業(yè)的增加值GDP占比已經跌到7.3%左右。

我有一點想要強調的是,并不是更多的金融就是好事情,可能我們需要的是更好的金融。更好的金融,一個標準就是在于需要把融資成本降下來。給大家看一個數字,美國在過去130年基本上產生1塊錢的金融資產,其成本平均在1.5%到3%。

中國的數據很難計算,我們做了一個嘗試,能夠從金融體系里面得到資金的這樣一些企業(yè)、個人或者是機構,根據他們的融資成本來測算。大概我們把1塊錢的金融資產創(chuàng)造出來,中介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成本是3%以上,并且這個數字可能是被低估的。

金融規(guī)模越來越大,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一種通過提高金融中介服務的價格,一種提高金融資產的規(guī)模。綜合分析,可能我們金融行業(yè)增加值迅速提升本身,跟我們金融服務的價格,或者我們金融成本高是聯系在一起的。其中服務效益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提升的空間在里面。

回到第一個問題,并不是所有的金融都是好金融。當我們做這些資產分析,把金融資產做一個分類,其中某一類金融資產,對提升效率、資源配置的效率是有用的,而某一類的金融資產對提高資源配置是沒有用的。在提高金融資產發(fā)展模式的時候,我們希望金控提供的金融是好金融,能夠提升資源配置的金融,這是第一點。

以提升投資資本收益率為目的

第二點,現在可能中國企業(yè)發(fā)展到這個階段,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從以前對規(guī)模的追求,應該轉向對投資資本收益率、對效益創(chuàng)造的追求。改革開放40年我們看到的是企業(yè)的崛起,但是我們企業(yè)到目前為止,在一個衡量價值創(chuàng)造的指標——投資資本收益率上表現并不好。這里我給大家簡單地算了一下中國A股市場上市企業(yè),在過去20年大概的平均收益率只有3%的樣子。能上市的企業(yè)可以說已經是中國最好的企業(yè),但表現仍然并不樂觀。

股票市場要給投資很好的回報,但現在投資企業(yè)只有3%的收益率,因此只有依靠杠桿的方式。這是為什么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杠桿率或者企業(yè)的杠桿率在不斷上升,而且很難降下來的原因。我想,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業(yè)投資收益率并不高。

我們如何把資源配置到投資收益率比較高的行業(yè)或者板塊里面,或者說幫助企業(yè)成長提高他們的投資資本收益率?現在整個金融體系有一個現象,像資本的淘汰,中介體系的問題,我們整個資本并沒有從投資回報比較低的地方到回報比較高的地方,而是反向流動。

我想未來在業(yè)務模式和戰(zhàn)略理念上,在探討金融控股模式發(fā)展的時候,我們也希望看到一些不同的創(chuàng)新,能夠有利于把資金真正配置到能夠實現比較高的投資資本收益率的領域和企業(yè)里面去。而這個,我想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在微觀層面上實現的一個變化。

地方政府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做的針對地方政府的研究。主要看兩個維度,一個是地方政府的債務率,另一個是地方政府投資效率,基本上我們算了一下,地方GDP除以地方資本存量,發(fā)現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率跟投資效率是一個反向關系。也就意味著,其實投資效率比較高的地方,它的債務問題并不嚴重,而投資效率比較低的地方債務率比較嚴重一些。這給我們的啟發(fā),未來地方政府作為中國金融、中國投資或者融資的一個很重要的參與者,如何通過更好的中介方式,能夠讓地方政府優(yōu)化它的資源配置,金融發(fā)展的未來也可以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有哪些

最后一點,我簡單提一下,中國經濟的動能在發(fā)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做了簡單的一些估測,比如說未來12年之間,從2020年開始,我們還能保持5.5%的經濟增長的速度,到2030年中國的實際GDP按照現在價格來算能達到160萬億人民幣,這個背后就帶來很多未來的產業(yè)機會或者說是未來增長動能變遷的可能性。

我們講金融規(guī)模,中國的金融資產規(guī)模大概是GDP 3.7倍的樣子,如果到2030年這個數字變成4倍,也就意味著到2030年中國的金融資產總規(guī)模將達到600-700萬億元。如果它們都是好金融,都是促進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金融的話,我想對中國經濟的發(fā)展,對我們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目標它的助力是非常強大的,這個是未來可以思考的問題。

另外一點,在未來可能產業(yè)的機會不太一樣。比如說我們講人口紅利,我們簡單算了一下到2030年中國將會有4.3個億的1990年后出生的人,他們非常年輕而且受了很好的教育,其中有一半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讓他們進入我們勞動力市場,進入投資、融資、財富管理這些市場,他們的偏好,對產品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將左右未來金融服務或者說是其他的一些產業(yè)服務的格局。也就是說,到2030年,中國擁有4.3億的“90以后”,2.5-3億的受過大學教育的勞動力人口,“為中國制造” 將取代 “中國制造”。

到2030年中國醫(yī)療健康行業(yè)也有可能變成最大的一個行業(yè),我想這個都是在未來可能會發(fā)生的事情,按照這樣一種理解的話,我們需要尋找未來的新增長動能。

高盛在若干年前提出一個新的中國概念,在中國未來尋找什么樣的行業(yè)可能會有3倍的盈利,在投資布局以及提供金融服務上,將有所側重這些行業(yè),包括:新興工業(yè)、新消費、互聯網、健康行業(yè)。

我想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重新思考未來十幾年的時間,增長動能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光華管理學院在承接國家發(fā)改委“十四五”的課題,我們也對未來行業(yè)做了一些分析。到2035年我們的一個判斷是:按照購買力平價來計算的話,中國人均GDP將達到3.5萬美元,按照匯率推算的話,有很大的可能性到2.5萬美元。一個人均GDP2.5萬美元的市場,它的消費需求跟人均GDP在9000甚至在5000美元的時候,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可能對高端服務,對基本醫(yī)療健康,跟安全飲食這些有更高的需求,而這些在未來會成為中國經濟真正的增長動能。

我想我們從思考金融服務如何提升它的效率,降低成本,為中國經濟發(fā)展、為高質量發(fā)展助力的話,這些領域是我們特別值得關注的。

也特別感謝今天學到很多的東西,也特別希望中國的金融控股集團在對未來的探索、摸索中能走出一條真正推動經濟發(fā)展,推動實體經濟提升效率的不同尋常的路出來!

編輯:

(本文轉載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收藏
訂閱

備考交流

免費領取價值5000元MBA備考學習包(含近8年真題) 購買管理類聯考MBA/MPAcc/MEM/MPA大綱配套新教材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