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亚洲成a人片777777,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什么是禮尚往來的最高境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2022-05-17 11:14 瀏覽量: 5533
?智能總結

什么是禮尚往來的最高境界?

送禮這件事,看似稀松平常,難度卻極高。在本期“蘇氏漫談”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榮譽退休教授蘇錫嘉對這件“世間難事”展開了一番探討。所謂寶劍贈英雄,香水送美人,送禮在于看人擇物,輕重相宜。怎樣才算禮尚往來?怎樣才能送出千古美談?讓我們來看看蘇教授是如何解讀的。

世間難事,送禮大概可以算上一件。

送禮難,難在要想清楚:要不要送,送什么,怎么送。送好了,千古美談。送不好,贈受雙方都尷尬,甚至還會害人不淺。

清末出土的漢簡中有位名奉的人(姓氏已不可考),戍守邊關時給自己所愛的女子送去玉器一件并附短簡:“奉謹以瑯玕一,致問春君,幸毋相忘?!保ㄒ娏_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兩千多年前送禮所附的十四字短簡,一出土便為世人所贊嘆。鐘叔河嘆為“不朽的情書”,周作人還賦打油詩一首:“瑯玕珍重奉春君,絕塞荒寒寄此身。竹簡未枯心未爛,千年誰與再招魂。”禮不算重,卻送出千古佳話,這便是送禮的最高境界。

多年前曾有學生為考試的計分爭議托我代向主事者進言爭取,我答應后學生問我送什么禮物為好。我回答說:我和那位主事者的交情,沒有好到可以送禮,卻也沒有差到不送禮就不幫我辦事的程度。于是就沒有送禮,事情居然也辦成了。雖然是書生迂闊,不足為訓,卻也證明送禮不是萬能的。而且,不到一定的交情或相知程度,貿(mào)然送禮往往會顯得十分唐突甚至冒犯。從那位朋友的角度看,身居要位,人情往來在所難免。但有我這樣的學界朋友,相交如水,另有一番情趣,送禮或許反會讓他感到疏遠而鄙俗。

送禮難在要看人擇物,首先是禮物要適合受禮人的需要,所謂寶劍贈英雄,香水送美人,各得其所。其次是輕重相宜。禮太輕可能會讓人覺得誠意不足,禮過重則不免讓人起疑,以為你要把月黑殺人、風高放火的大事托付予他。

物資匱乏年代,隨便一盒點心、一件衣物都會讓收禮的人感激不盡。如今豐衣足食,即便是各地的風物特產(chǎn)在網(wǎng)上采購也是舉手之勞,送禮再也沒有了互補有無的作用,選擇合適的禮品真正成了難題。

能不流于俗卻還體面、實用兼有益的,莫過于送茶葉了。所以文人雅士以茶葉相贈是常事?!肮S茶奉敬,素交淡泊。所能與有道共者,草木之味耳”(清·胡介),說起來格調(diào)高雅,品位盡顯。我交友有限,加上生性慵懶,疏于交游,朋友似乎越來越少。饒是如此,每年還是會收到不少茶禮。愛茶之人,收到茶禮往往迫不及待,一嘗為快。清朝大文人俞樾(號曲園)有次收到一小罐上好的碧螺春茶,特意帶到杭州以西湖水泡來喝,喝完感嘆道:“窮措大口福,被此折盡矣。”一罐好茶送給識貨的人,算是物盡其用了。

另一件文人雅士喜歡送的東西是筆,以前是毛筆,后來是鋼筆、圓珠筆,現(xiàn)在能充當禮品的基本上都是名貴的進口貨??上?,電腦時代鍵盤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取代了筆的地位。即使要寫字,一般也會選擇輕便的墨水筆。如此,收到的名筆也只有束之高閣的命了。

送禮是表達謝意和敬意的有效手段。人情在,送禮便在,煩惱也隨之而來。不甚恰當、不易使用的禮品,英文中將之形容為“白象”(white elephant),意為大而無當、難以處置之物。舊時曾有朋友結婚,收到好幾個又高又大的臺燈,令人哭笑不得。我曾兩次收到友人贈的電烤箱,其中一臺還是進口的、需要兩人合抬的大家伙。送禮人的愛心讓我感動不已,但因家中已有一臺烤箱,只好轉贈他人,連續(xù)問了很多人才找到家中裝修、正好需要的,這才如釋重負。送女生香水,送男士領帶,不管收禮之人是否需要,是否喜歡,至少不會有無處安放的苦惱。送書也一樣,差不多是多多益善。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次我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獲贈一套證券發(fā)行歷史的紀念冊,皇皇巨著,既精美又有極大的文獻價值,其厚盈尺,其重如石,寒舍逼仄,無處安放,最后只有轉送圖書館。

收到不稱意的禮物能退回去嗎?盡管聽起來有悖常理,但卻真有人這么干,而且還滿帶調(diào)侃地把送禮人數(shù)落了一通。清代文人隨園老人袁枚年邁時收到一位年輕朋友致送的嫩鴨(雛鴨),打開一看覺得名不副實,“其哀葸龍鐘之狀乃與老夫年紀相似”。禮物退還之余還寫了一篇傳誦甚廣的小品《戲答陶怡云饋鴨》,戲稱如果這個鴨子是雛鴨,那一定是和你一樣的少年老成,只能以朋友相敬,哪敢以食物相待?原璧奉還,“使此鴨投胎再生,而后食之”。陶怡云有沒有再買一個真正的雛鴨重饋于隨園老人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選擇合適的禮品實屬不易。猶記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每年圣誕節(jié)幾家朋友都要聚在一起,所以為每個小朋友挑選禮物是非常折磨人的任務。價格不能太貴,要令人喜出望外又確實有用,這個任務把幾位當媽媽的折磨得每次都說,我們明年不送了好不好?精挑細選的禮物很可能過后被棄如敝屣,但拆開禮物包裝時的期待和驚喜讓你覺得為挑選禮物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一件意外的禮物,帶來了止不住的歡笑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謝,至今追憶起來還是滿心的感動和懷念。

每個人挑選禮物都有自己的辦法。我通常都喜歡送自己偏愛的東西,背后的假設是:人有同欲,我都喜歡,你還會不喜歡?內(nèi)子比我高明,她通常選別人應該會喜歡但一般舍不得買的東西,如名牌英國茶具、高端樂高積木等。收到的人自然喜出望外的居多。

有關送禮,西諺還有一句頗有警示意義的話,“Don’t look a gift horse in the mouth”, 大概意思是:別人送你一匹馬,你卻掰開馬嘴,檢查馬齒,看看禮物是不是真是好東西,太煞風景了。送禮人的好意應該得到尊重,而不是挑剔審視。收到禮品便不停地打聽所值幾何,送禮人要是知道了,難免心寒。一般而言,把收到的禮物轉送他人是不禮貌的,也是對送禮人的不尊重。

但是,我以為月餅可以成為例外,因為送月餅的時間很集中,每一盒月餅又包含好幾個,胃納小的根本消受不了。所以,月餅轉送是常有的事。最怕月餅轉幾圈,還是到我家。以前上海人過年流行送奶油蛋糕,連續(xù)收到幾個的只有轉送他人才能卸下重負。萬一人家也有奶油蛋糕要消化怎么辦?只好擊鼓傳花一樣繼續(xù)傳下去,一直傳到蛋糕發(fā)霉。幸運的是,現(xiàn)在似乎沒有人無端送人奶油蛋糕了。我每年收到月餅也會轉送,但一般不會成盒轉送,而且一定會說清楚是轉送的禮品。無奈之舉,希望收到的人不會罵我。

送禮當然是不收錢的,但不收錢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回報。所謂禮尚往來,有來有往才能持續(xù),來而不往非禮也。至于什么才算有來有往,學問就大了。有人奉行嚴格的對等外交,錙銖必較,分毫不差。需要送禮時翻出收禮記錄,看看當時他們送了多少,如數(shù)奉還。在婚禮現(xiàn)場經(jīng)??吹接泻藱z禮金紅包的,當場唱名報數(shù),據(jù)實記錄,像極了企業(yè)營業(yè)收入的內(nèi)控流程。保存的記錄,大概率會在以后的禮尚往來中發(fā)揮作用。據(jù)說還有紅包開出竟是白紙一張,上寫:禮金500元,暫欠,待下次我結婚時扣還。然后送禮人就可以大搖大擺進去吃一頓了。一般的人在往來禮節(jié)上都比較寬松,有來有往,表達出關懷念想之意即可。

送禮,有時是需要勇氣的。約十年前,我回上海工作不久,家母不幸摔倒,造成腳腕骨折。醫(yī)生診斷后認為需要動手術。朋友怕我不懂“規(guī)矩”,紛紛告訴我需要送禮,主刀醫(yī)生和麻醉師必須打點,紅包規(guī)格又應該是多少。我按他們的建議準備好紅包,等醫(yī)生來時卻怎么也沒有勇氣遞上紅包。我想,站在我面前的都是有尊嚴的專業(yè)人士,我怎么可以公然侮辱人家?掙扎了幾次,最后還是放棄。結果,紅包雖然沒送,手術仍然很成功,手術后的護理也很專業(yè),一切完美。而且可能是因為沒有送紅包的緣故,我和醫(yī)生的交談非常輕松自如,彼此完全沒有任何尷尬和顧慮。

我事后感慨,一個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生,走上手術臺怎么可能還會想:“哎呀,這個病人家屬有沒有送過紅包?”按常識判斷,送不送紅包對手術不可能有任何影響。但是,我們大家為了讓自己的親人得到最好、最安全的醫(yī)療服務,竟然齊心協(xié)力把我們的社會環(huán)境弄得污濁不堪。真是不應該啊?,F(xiàn)在各地的醫(yī)院都明確杜絕紅包,對此我們應該舉雙手贊成,從而讓社會風氣回歸正常。當然,要杜絕紅包,醫(yī)生的激勵機制和醫(yī)院的管理辦法都要有相應的變革,這是題外話了。

最讓大家深惡痛絕的送禮是行賄。中國人向來重人情,經(jīng)商、管理企業(yè)也不例外,分寸的把握很能看出一個人的修為和德性。為獲取超出常規(guī)的便利或好處而向掌握權力的人致送禮物,不管禮物多少,其實都是行賄;收下即為受賄,除非將禮物自覺交公。送禮送到行賄的程度就是害人,而被害之人一旦起了貪念,往往下場可悲。有一家金融企業(yè)的賴某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賴出身寒苦,靠自己的努力在中國金融界站穩(wěn)腳跟,進而出人頭地。從清白做人到受賄近18億元,他的這條命可以說一半是自己糟踐掉的,另一半則是被行賄人坑進去的。那個一次送6億元現(xiàn)金的富豪,在賴走進刑場時會不會心有愧悔?

要知道,世界各國對企業(yè)經(jīng)營的合規(guī)要求越來越高,合規(guī)處罰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要符合監(jiān)管對企業(yè)合規(guī)的要求,傳統(tǒng)上三大合規(guī)體系一定要建立并保證有效運作。反商業(yè)賄賂是合規(guī)的第一制度(另外兩個分別是出口控制和數(shù)據(jù)安全)。有一家世界級跨國公司都曾因員工賄賂而受到8億美元加4億歐元的重罰,商業(yè)賄賂行為的普遍可見一斑。今天,企業(yè)經(jīng)營者必須對監(jiān)管和執(zhí)法部門可能會關注的可疑支出,如贊助、咨詢、招待、補貼等,保持充分的警惕,杜絕員工出于業(yè)績壓力而做出的行賄舉動。

到中歐任教后,我收到最多也最實用的禮物是各種服裝,校服、班服、會服、隊服,不一而足。我自己穿不過來就讓家人穿,一家人穿成了行走的中歐廣告,煞是有趣。

歲月蹉跎,馬齒徒增,近年來越發(fā)不可避免地“德高望重”起來,送禮和收禮的比例于是越來越不平衡。現(xiàn)在一年難得送幾次禮,收禮卻成了家常便飯,如何得體地表示感謝便成了傷腦筋的事。如今送禮,經(jīng)常是送禮人直接通過快遞送到家,收禮人收到后微信致謝,從頭到尾彼此連見面都免了。在彼此不見面的情況下,致謝要怎么說才能顯得充滿感恩之意,顯得不敷衍了事,大家不妨幫我出出主意。

明朝沈守正,收到友人送來蘭花,回信致謝,只寫了六個字:“蕙何多英也。謝?!?/strong>(見鐘叔河《念樓學短》)。寥寥數(shù)字的致謝卻絲毫不顯虛應故事,這是本事。我們能不能仿效?我想試一下。

蘇錫嘉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此前,他是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會計學系副主任、副教授。

蘇錫嘉教授畢業(yè)于加拿大蒙特利爾市Concordia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1982年和1987年分別獲得廈門大學經(jīng)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蘇教授主要從事國際會計、審計、公司管理、中國會計與審計等方面的研究。其研究課題主要包括家族企業(yè)的公司管理、審計員的崗位輪換、審計質(zhì)量以及盈余管理。

蘇教授的研究發(fā)表于眾多知名的期刊,如《審計:實踐與理論》《亞太會計與經(jīng)濟研究》《會計與公共政策期刊》《國際會計期刊》《中國會計與金融評論》《國際會計研究》《國際審計研究》《當代會計研究》等。

文中創(chuàng)意圖片已獲視覺中國、海洛圖庫授權。

你收到的最難忘的禮物是什么?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關注中歐官方視頻號,獲取更多教授洞見

點擊咨詢中歐課程

編輯:葛格

(本文轉載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收藏
訂閱

備考交流

  • 2024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 2024管理類聯(lián)考復試調(diào)劑②群: 814776983
  • 2024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 2024年MBA/MEM/MPAcc聯(lián)考備考群: 769561411
  • 免聯(lián)考調(diào)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 2024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 免聯(lián)考碩士入學咨詢?nèi)海? 711046255
  • 2024考研復試調(diào)劑交流群: 902176003
免費領取價值5000元MBA備考學習包(含近8年真題) 購買管理類聯(lián)考MBA/MPAcc/MEM/MPA大綱配套新教材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