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學者觀點 | 傅利平、吳量福:疫情與大學的責任:現(xiàn)代社會治理理念及系統(tǒng)構建


疫情之下,高校的責任
中國在2019年與2020年交接之際經歷了一場許多年后人們無法忘記的洗禮。一種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導致了一場全國范圍內的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為人民、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治理體系帶來了空前的挑戰(zhàn),其程度為新中國建國后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
與社會其他組織成員一樣,高校也在這場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面臨兩個嚴肅問題。第一,高校在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高等院校如何才能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合格人才并從政策研究角度為政府提供一套現(xiàn)代化的治理理念和具有高度操作性的政策建議。
就目前正在展開的防疫救災運作中看,由于新冠肺炎帶來的疫情以及治理過程發(fā)生在高校的寒假期間,高等教育系統(tǒng)在整個防疫抗災過程中的角色似乎未被受到重視。實際上,無論目前的防疫抗災過程中還是以后新型系統(tǒng)的建造中,高等教育系統(tǒng)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討論:第一,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這是本文的背景。第二,高等院校在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雙重責任。第三,針對這次疫情的思考以及建議。”
一、 新冠肺炎疫情起因簡述
這次新冠肺炎造成的疫情具有三個其他大型應急事件不具有的特點。首先,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早期發(fā)現(xiàn)成為可能,從而阻止傳染病擴散。疾病,即便是像這次新冠肺炎這樣的新疾病,其爆發(fā)可以按天、周計算,而地震或者大型工業(yè)事故則是瞬間爆發(fā)的。其次,目前的各種技術和公共衛(wèi)生預警系統(tǒng)都比較完善,為事件發(fā)生后的應對運作爭取了寶貴的時間。最后,及時、全面、真實信息的公開非常重要。因為公眾不僅僅是政府服務的對象,是否能成功地控制大型傳染病,很大程度上依靠公眾的配合。
上述三個特點也恰恰構成了評估和反思針對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進行的抗疫救災運作效果的一個三維模式。而且,當將高校的責任和在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和其他應急事件)放到這個模式來討論時,一個清晰的思路就會展現(xiàn)出來。
首先,這次發(fā)生于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技術上看,本應該是可以預測到的。雖然不清楚具體的病理細節(jié),一些*的醫(yī)護人員對初始的疫情有所察覺,并將疫情通過正常渠道上報,[i] 但如此重要的信息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同時,一些在武漢和香港的*醫(yī)護人員將早期的診斷治療詳情及時發(fā)表到國外著名期刊《柳葉刀》上(1/24日兩篇,1/29 一篇),[ii] 詳細介紹了患者的情況,卻沒有與國內同行,特別是在武漢*抗疫的同行分享的做法,也說明我們醫(yī)療系統(tǒng)在管理上有改善空間。這里可能還涉及到醫(yī)療論理的問題。
其次,雖然我國目前已有一套非常健全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預警系統(tǒng),[i] 但這個系統(tǒng)運作的效果對預防和控制疫情似乎未發(fā)生作用。這個預警系統(tǒng)本身沒有問題,而是在系統(tǒng)的利用環(huán)節(jié)上有漏洞。這就是管理的問題了。
再次,在應對大型公眾衛(wèi)生事件中,公眾的配合最為重要,迅速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日常生活習慣的大改變,自我保護等等應急措施都必須依靠公眾的配合。相比之下,在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災害中,公眾保持冷靜或者搬遷出災區(qū)即可。而此次疫情,則更多地需要公眾自我約束和積極配合,公眾的配合程度決定了防疫抗災的成敗。
最后,由于預警系統(tǒng)的失靈與疫情上報系統(tǒng)的緩慢,武漢公眾基本處于毫不知情的狀態(tài),仍然在積極準備過春節(jié)。而且,相關地方政府在得知疫情的基本情況后,仍然延續(xù)傳統(tǒng)的信息發(fā)布習慣,使得大型社區(qū)聚會依舊舉辦,武漢市民的行為照舊,直到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發(fā)出指示后才公布實情,武漢居民在封城前8小時前才了解到疫情的嚴重性。同時,也許是不了解疫情的嚴重性,一些居民(包括其他城市和地區(qū)的),一些陋習照舊,不配合政府救災的措施。
通過這次疫情,應該有一個包括社會權威縱向和社會層面橫向的方位反思。這其中,高等教育系統(tǒng),特別是高等院校具有特殊的責任。
二、高等院校在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的雙重責任
高等院校通過教書育人為社會提供”高精尖“的管理和科研人才,包括提高政府領導管理干部的水平和社會責任的意識。特別是在各類應急事件中,大型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中的特殊管理和決策意識的提高,更為重要。將我國高等教育放到這次由新冠肺炎造成的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看,高校的責任具有兩個比較突出的責任。
責任一: 高校負有培養(yǎng)大型公共事件偵查兵的責任
高等院校是一個科研機構和科學家云集之地。尤其在醫(yī)療、生化、微生物等相關領域,高校掌握著巨大的技術資源。這些資源除了在防疫救災運作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國許多大學都有附屬醫(yī)院,天津大學就有7個)之外,在上文提到的傳染病擴散早期預警方面,高校也具有研究、推廣、教育的責任,而目前的醫(yī)科教學(包括流行病學)并沒有將這一社會責任納入學科中。這就造成了絕大多數(shù)*的醫(yī)護工作人員,僅有專業(yè)知識,卻缺乏公共衛(wèi)生危機的意識。我國目前已有一套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預警系統(tǒng),[i] 但如何利用該系統(tǒng)有效地早期預警還是一個課題。從這次由武漢開始的疫情看,這個預警系統(tǒng)的實際運作效果并不理想。
非醫(yī)療領域的政府管理人員也因理念落后而忽視了一些早期的預警信息。手中有疫情上報但未給予重視。許多高校都設有MPA和公共管理學科,但卻鮮見將公共衛(wèi)生管理,特別是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應對,納入這兩門領域的教學計劃。有的MPA教學研究中有危機管理的課程,也偏重與群體事件。雖然這次發(fā)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是來自于高校,但從防疫救災實踐中看出,公共衛(wèi)生管理和公共管理兩個領域之間上有很大需要填補的空隙。
責任二:高等院校中學生的健康與學業(yè)
根據(jù)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全國共有學校51.89萬所在校生2.76億。但學校開學期間,與其他所有社會組織(軍隊除外)相比,高校是一個人群聚集程度密集的場合。如何在大型衛(wèi)生事件中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護學生的健康安全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這次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各自隔離的措施不適用于高校的學生,因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在學校所在地沒有家。而且,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方式都是以群體為基礎的。疫情發(fā)生在寒假期間,是否是偶然,有待進一步考證。但如何在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保護高校學生的健康安全應該是一個今后的重大課題。
三、針對新冠肺炎思考以及政策建議
十七年前由“非典”帶來的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撬動了中國對應急管理的重視,17年后的今天,“非典”中的失誤再次出現(xiàn)。應對大型公共衛(wèi)生事件有三條原則:識別疾病源,阻斷疾病傳染渠道,救治患病人員。但是,當事件發(fā)展到應對階段的時候,就意味著防止階段的失誤。雖然目前的強力應對措施似乎在生效,但我們不能忽視疫情會發(fā)展到目前這個狀況的原因。中國沒有另一個17年來等待下一次的事件了。怎么辦?
首先,從以下幾個層面,整個社會應該正視這次在中華大地上肆虐的新冠肺炎事件。第一,從政府干部角度看,應該對各類應急事件具有敏感性。不能再有“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管理理念。在武漢某小區(qū)舉辦了幾萬人參加的萬人宴的五天后,整個城市就被封了。難道那個街道和區(qū)領導對已經降臨的疫情一無所知嗎?第二,政府的各級干部的管理理念應該能夠適應今天全球化發(fā)展的趨勢,而不能僅僅盯著自己辦公室的管轄區(qū)域。這次應對新冠肺炎傳播的一個主要方式是封閉小區(qū)甚至自己的轄區(qū)。但不能讓如此的方法延伸到疫情過后的其他管理領域。這次疫情中有的地方政府為了自己轄區(qū)的利益截留其他城市的物質。事小,但顯示了一個有違基本管理原則的傾向。地方政府的管理不再是一個街、一個區(qū)或者一個市的行為。尤其在大型公眾衛(wèi)生事件中,細菌、病毒不會按照行政劃分擴散的。
在提高政府干部管理理念方面,高??梢栽贛PA的課堂內外提供相關的課程和系列培訓。這些有關應急管理的教育和培訓可以聚焦于大型公眾衛(wèi)生事件的準備、應對、減損、恢復幾個環(huán)節(jié)上。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顯示為地方政府干部普及一些有關公共衛(wèi)生管理方面知識的重要性。
高校中有關的研究機構應該對這次新冠肺炎事件進行復盤,總結缺陷和可取之處,為今后的教學和政府的運作提供借鑒,以達到提高政府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應對能力。高校有相關的資源可以利用;這也是高校的社會責任。
高校的社會責任還包括與周邊社區(qū)的接觸。目前,由于高校運作的特點,其組織與所在地社區(qū)的接觸主要是依靠學生組織和一些科研項目。為了盡一個社會組織之責,高校應該考慮提升與社區(qū)的接觸水平,做一些日常的教育和培訓,以提高社區(qū)居民的衛(wèi)生素質、安全意識??梢詫W生進行培訓,請他們去進行社區(qū)教育,并將他們的工作納入學分體系。同時,高校教師也應該通過身傳言教,提高學生的公民素質和對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認知。
其次,高校應強化在公共衛(wèi)生管理領域里教學和研究。目前許多高校中都設有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但如前所述,在這次新冠肺炎事件顯出醫(yī)療系統(tǒng)管理層面的短板。是否應該增加公共衛(wèi)生方面的院校有待進一步研究,但至少應該加設衛(wèi)生管理領域的研究和教學。目前,從國際發(fā)展趨勢看,各個領域的領導不必是相關領域技術層面的專家,而是懂得基本技術原理的管理人員。[i] 這就是所謂“眾將易得,一帥難求”的原則。在現(xiàn)有的公共衛(wèi)生教學和研究中,加強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的法制和倫理教育。在公共行政管理領域中,增設衛(wèi)生管理專業(yè)或者研究重點也是一個選擇。
最后,教育部或各高校應該制定一套適應高校運作特點的應對大型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的預案,包括如何進行平時的教育和培訓,事件發(fā)生后的管理以及學期延遲后的補救措施。目前各個高校采取的在線課堂形式,做到開課不需回校。如此的做法很好,但作為補救方法略顯粗糙。應該將這次新冠肺炎事件作為契機,加大推廣在線課堂的力度,使之成為常態(tài)。這將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帶來革命性改革,同時為下一次應急事件做好準備。
作者簡介
公共管理學院 傅利平 吳量福
參考文獻
[1] 曹昆、閆嘉琪(編輯)。“湖北給予張定宇、張繼先記大功獎勵”?!度嗣窬W》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206/c1001-31574843.html
[2] 1) Chan, J.F., Et al.(Jan 29,2020)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4, 20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154-9
2) Huang, C. et al. (Jan 24, 2020)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4, 20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183-5
3) Chen, N. et al.(Jan 29, 2020).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 www.thelancet.com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9, 202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211-7
[3] 許雯,(2019/8/4)?!叭绻堑洹貋碇袊梢詮娜輵獙??答案是……” 《中國新聞網》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zw/gn/2019/08-04/8916306.shtml
[4] Clay-Williams,R., Ludlow, K., Testa, L., Li, Z., & Braithwaite, J. (Sept. 24, 2017). Medical leadership, a systematic narrative review: do hospitals and healthcare organisations perform better when led by doctors? BMJ Open,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623455/
(本文轉載自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lián)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