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鐘南山,我是一名胸肺科的醫(yī)生”


昨晚,央視播出了最新一期 《故事里的中國》。 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在節(jié)目中 隔空喊話“父親”, 希望父親能夠看到這段 6個月前他拍攝的一段視頻。 節(jié)目播出后, 這段惹人淚目的視頻很快登頂 微博熱搜第一...
昨晚,央視播出了最新一期
《故事里的中國》。
鐘南山的兒子鐘惟德在節(jié)目中
隔空喊話“父親”,
希望父親能夠看到這段
6個月前他拍攝的一段視頻。
節(jié)目播出后,
這段惹人淚目的視頻很快登頂
微博熱搜第一!
這段只有短短幾十秒的視頻,
是鐘惟德在今年5月
回家看望84歲的母親時
偷偷用手機拍攝的。
當時的廣州已經(jīng)非常熱了,
鐘惟德路過家附近的體育場時,
看到84歲的母親,
正頂著中午12點最烈的太陽,
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籃球上
不停地運球、投籃……
母親投籃的動作
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矯健,
籃球也不怎么乖乖聽話,
但她像一個不服輸?shù)男『ⅲ?/p>
一次又一次將籃球擲向籃筐……
那一刻,鐘惟德突然有一些心酸,
他看出了母親內心的孤獨,
和對父親的牽掛!
60多年前,李少芬是
叱咤國際賽場的“中國女籃”副隊長,
鐘南山整整等了她8年,
才終于等到了結婚的日子;
時間回到9個月前……
大家一定都還記得,
1月20日晚,鐘南山與白巖松
那場萬眾矚目的直播連線。
“肯定是有'人傳人'!”
“大家盡量不要去武漢!”
就像17年前的直言不諱,
17年后,鐘南山的這兩句話
如平地驚雷,
成為大部分中國老百姓
對這場新冠疫情最初始的記憶!
然而,今天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段曾給我們敲響警鐘的訪談,才會發(fā)現(xiàn),鏡頭前鐘南山已是非常疲憊!一個人在52個小時里能做多少事,鐘南山的答案讓我們心疼:1月18日下午5點多,他跟秘書擠上高鐵餐車,深夜抵達武漢;
19日前往武漢市金銀潭醫(yī)院和
武漢市疾控中心;
當天晚上10點抵達北京開會;
凌晨2點多散會回到酒店休息;
第二天早7:30到國務院匯報工作、
列席一個重要的會議;
下午1:30,全國電視電話疫情防控會議;
下午5點,高級別專家組
新聞發(fā)布會;
晚上9點半,
已經(jīng)忙碌奔波了52個小時的他
又準時坐在鏡頭前,
接受白巖松的直播專訪……
2020年1月19日,鐘南山趕赴武漢金銀潭醫(yī)院了解病人收治情況
2004年,他心臟做手術裝了支架;
2007年,心房纖顫逼得他告別籃球場;
2008年他得了甲狀腺炎,
短短兩個月瘦了五公斤……
李少芬總是希望他能休息一會兒,
可她比誰都更明白 :
“勸是勸不住的,
他心中裝著病人的生命,
肩上背負著國家的使命!”
這幾張密密麻麻的圖表,
是疫情期間秘書小蘇給鐘南山
準備的日程安排。
誰家84歲的人,
還這樣咬牙拼命?!
2月27日,他擲地有聲地說:
“我們從不怕外界的罵聲,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有信心!”3月2日,他帶領火線入黨的年輕人宣誓:“現(xiàn)在正是需要黨員站出來的時候!”
3月11日,他與歐洲呼吸學會連線,
對復陽患者是否具有傳染性提出意見。
3月12日,與美國重癥監(jiān)護方面的
專家視頻連線,
分享我國救治經(jīng)驗。
3月25日,參加中歐抗疫視頻會,
與各國專家一起交流應對策略。
……
接受媒體采訪、回應疫情熱點,
研判疫情走勢,
堅守診治*,
與各地專家溝通主持撰寫了
一版又一版診療指南……
60天過后,
沒有完整休息過一天的鐘南山,
又一次坐在鏡頭前:
這一次,當他緩緩地說出:
“我們認為我們有信心,
疫情4月底基本控制”時,
享受這句話的是
每一個從這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中
重歸平靜生活的中國人。
“我們有勇士,但我們沒有烈士”我們常常忘記,英雄,也是肉體凡軀!可李少芬清清楚楚地記得,丈夫上一次這樣連續(xù)戰(zhàn)斗、累到身體的極限,還是17年前的那場“非典”疫情……
當時正是疫情最嚴酷的時候,
廣州六家“非典”接診醫(yī)院不堪重負,
一批又一批醫(yī)務人員倒下。
“醫(yī)院是戰(zhàn)場,作為戰(zhàn)士,
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8天后,整整瘦了一圈的鐘南山
出現(xiàn)在了醫(yī)院里。
他向上級領導請示: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strong>
他一次次鼓勵自己的下屬,白大褂就是鎧甲,我們就是戰(zhàn)士!醫(yī)院靠的不是一個人,靠的是大家。張挪富是跟隨鐘南山30多年的學生,17年前“非典”爆發(fā)初期,因為對病毒了解不夠,一直戰(zhàn)斗在*的他,曾被“非典”擊倒!
在感染“非典”21天痊愈后,張挪富脫下病號服,直接換上白大褂,加入搶救第四批病人的戰(zhàn)斗……非典,經(jīng)歷了193天,鐘南山帶領的隊伍沒有一個人辭職,沒有一個人脫崗。張挪富永遠記得,67歲的鐘南山曾對全院說:我們確實付出了一些代價,我們有勇士,但我們沒有烈士!2020年,張挪富接過了老師的接力棒,當他作為領隊帶領57名隊員前往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西院支援,看到危重病人沒有專業(yè)的隊伍接管ICU時,17年前自己親歷的一個個生死瞬間,全部浮現(xiàn)在眼前……
2020年,武漢,張挪富與同事們在ICU病房
“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在武漢,張挪富說了老師曾經(jīng)說過的那句話。接手ICU之后,真正的戰(zhàn)斗打響,十幾個需要插管的危重病人被迅速收治,鐘南山通過視頻連線系統(tǒng),一刻不停地參與危重病人的救治,具體的指標、呼吸機的參數(shù)、抗生素的用量都講得非常仔細。
17年過去了,
老師鐘南山仍舊是
張挪富最大的信心和底氣。
在武漢整整戰(zhàn)斗68天之后,
張挪富帶著57名隊員回到廣州。
那一天,鐘南山早早等候他們,
這個經(jīng)歷“非典”“新冠”,
兩次與病毒過手較量的漢子,
在看到鐘南山的瞬間,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
雙眼噙滿淚水,
緊緊抱著自己的老師不肯松開。
那是肩上的重擔
終于卸下的盡情釋放,
57個隊員背后有57個家庭,
臨走時,他答應老師,
一定保證他們的安全。
68天后,他兌現(xiàn)了承諾,
帶領醫(yī)療隊收治危重患者86例,
其中插管患者79例,
大大降低了危重患者病死率,
實現(xiàn)了團隊成員零感染!
這就是醫(yī)生,每天奔波在生與死的跑道上。“醫(yī)生看的不是病,是人命,醫(yī)生靠的也不僅僅是醫(yī)術,是一顆治病救人的心!”幾十年過去了,鐘南山始終把父親對他說的這些話牢牢記在心里……
直到35歲那年
鐘南山的醫(yī)生生涯才開始起步
1936年10月20日,鐘南山出生于南京的一個醫(yī)學家庭。父親鐘世藩是醫(yī)學博士、我國著名兒科專家;母親畢業(yè)于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是廣東省腫瘤醫(yī)院副院長。
我們以為他一定是天選之才:
19歲以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北京醫(yī)學院,
23歲打破了四百米欄的全國記錄,
27歲迎娶中國女籃副隊長李少芬。
……
看似人生處處掌聲響起,
然而最終選擇了醫(yī)生道路的鐘南山,
走得異常艱難、坎坷。
從1960年到1970年的10年間,
他當過輔導員、下過鄉(xiāng),
甚至當過燒鍋爐的工人。
結婚后,身在北京的鐘南山,與回到廣州的妻子遠隔千里。為了年幼的兒子,為了贍養(yǎng)家中的老人,已經(jīng)34歲的李少芬,重新穿上運動鞋,在籃球隊又打比賽又當教練。1971年,鐘南山才終于從北京調回廣州,成為急診室的一名醫(yī)生。
已經(jīng)35歲了,
當很多同齡人已經(jīng)所有成就時,
鐘南山的醫(yī)生生涯才剛剛起步,
他發(fā)誓,
把失去的10年追回來。
鐘南山拿出了搏命的精神,
他像一個剛開始識字的小學生一樣,
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從頭學!
跟著同事學看病,
看同行醫(yī)生如何檢查病人,
夜間獨自到心電圖室,
慢慢地看、慢慢地研究。
8個月豁了命地苦學,
鐘南山瘦了20多斤,
原本粗壯的體格瘦成了衣服架子……
1979年,已經(jīng)在呼吸疾病領域
嶄露頭角的鐘南山,
抓住了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在改革開放后教育部組織的
第一次公費出國留學考試中,
他在無數(shù)人中脫穎而出。
這一年,他已經(jīng)43歲了……
鐘南山又得離開家了。
盡管李少芬舍不得丈夫走,
但她知道這是他付諸一生的夢想,
她又一次堅定地站在他身后,
毫無怨言地撐起一個家!
鐘南山與導師弗蘭里教授
鐘南山拿自己的身體
做出的實驗結果,
令英國學術圈的幾位專家驚嘆:
“他來自中國!”
鐘南山興奮地給父親寫信,
一向嚴謹寡言的父親夸贊了他:
南山你做得非常好,
你終于用自己的行動讓外國人明白
我們中國的醫(yī)生
也是很優(yōu)秀的科學家!
那一年,鐘南山45歲了,
這是他自記事起,
第一次獲得父親的表揚。
不是緊貼著祖國!
一番番挺身而出,一次次說出真相,一回又一回淌下熱淚……有些人,仿佛只是轉身的剎那,為國奉獻已是一生。2020年9月8日,身戴“共和國勛章”的鐘南山步履堅定地走到發(fā)言臺前:我叫鐘南山,我是一名胸肺科的醫(yī)生!
那一天,當他說到
“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時,
語調突然哽咽,
眼圈有些泛紅……
不知道他動容的這一刻,
是否是因為想到了自己幼年的經(jīng)歷。
他不到1歲時,
被日軍的轟炸埋在廢墟里,
是母親和外婆徒手扒開瓦礫,
才救回他的命;
1937年冬天,南京淪陷前夕,
是父親果斷帶著全家連夜逃離,
一路風餐露宿、顛沛流離逃到貴陽,
才僥幸躲過了南京大屠殺……
“我的脈搏沒有一刻,
不是緊貼著祖國!”
他經(jīng)歷過舊中國
對待人命的潦草與不堪,
也見證了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新中國,
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
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他經(jīng)歷過舊中國
分崩離析、任人宰割的苦難屈辱,
也親身經(jīng)歷了新中國
一步步從貧窮落后走向繁榮富強,
目睹了14億中國人民
緊緊抱團、眾志成城,
每一個人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zhàn)士!
他說起武漢人民紛紛推開窗戶,
高唱國歌、高喊“武漢加油”時,
眼角浸滿淚水;
他與4.2萬逆行的白衣天使,
湖北54萬、全國200多萬
戰(zhàn)斗在抗疫*的醫(yī)護人員一起,
誓死不退!
他擲地有聲地高呼:
什么是最大的人權?
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
獲得共和國勛章后,
84歲的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請戰(zhàn):
建立一個更有實效
更有戰(zhàn)斗力的國家突發(fā)性
公共衛(wèi)生事件防控的平臺!
胸肺科醫(yī)生鐘南山
有人說他是院士、是國士,
有人說他是斗士、是英雄,
鐘南山自己卻說:
“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妻子李少芬偶爾會輕聲“抱怨”:
“他的心都在病人身上!”
年逾八十,胸肺科醫(yī)生鐘南山
依然堅持每周半天出診、
半天查房;
為了去醫(yī)院上班方便,
他與妻子住在醫(yī)院院內的老舊房子里,
20多年沒有搬過家。
我們永遠也忘不了,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他陪我們一起經(jīng)歷了驚濤駭浪,又和我們一起回歸平靜。這一年,他太累了,這一年,她等候得太久了……在《故事里的中國》節(jié)目中,主持人撒貝寧問鐘惟德:父親看過你拍的這段視頻嗎?鐘惟德笑著回答:“沒給他看過,希望他能準時收看節(jié)目,以后早一點回家……”
此刻,我們能想象到的最美的畫面,就是在下一秒,鐘南山走進視頻的畫面里,接過妻子手里的籃球……謝謝您,醫(yī)生鐘南山!
(本文轉載自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lián)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