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亚洲成a人片777777,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知行合一 活出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2017-09-19 00:00 瀏覽量: 3319
?智能總結

圖:優(yōu)秀特聘導師代表李玉新老師發(fā)言上午好。該感謝的、祝賀的,大家剛才都說了,我也是同樣的心情。今天見到各位老師和同學們非常高興,也回想起我跟社科院的緣分。二十年前,我在望京老校區(qū)度過了三年光輝歲月,那...

圖:優(yōu)秀特聘導師代表李玉新老師發(fā)言

上午好。該感謝的、祝賀的,大家剛才都說了,我也是同樣的心情。今天見到各位老師和同學們非常高興,也回想起我跟社科院的緣分。二十年前,我在望京老校區(qū)度過了三年光輝歲月,那是記憶深刻的閃亮的日子。雖然畢業(yè)以后從未回過母校,但借由MBA教育中心特聘導師這個通道,跟學校的聯(lián)系一直不曾斷過。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我回想起兩個學生,一個是楊娜,一個叫張俊。

指導楊娜時,我還在某特大型央企的集團公司資本運營部。剛才依老師講到教學相長,我覺得特別棒。因為我自己也曾在跟學生們的溝通過程中得到許多啟發(fā)。也許我腦中的藏品很多,如同剛才張金昌老師講過的,學生的挑戰(zhàn)是激活我的鑰匙,結果倒出來的往往是滿滿干貨,能量巨大,學生自己也會受益無窮;反之,你不跟我互動,害羞不敢向我發(fā)問,你涼了我也就冷下來,咱們大家都歇菜。這種相互的作用影響,我深有體會。

講講學生的例子。第一個是楊娜。當年幾個學生一起跟我見面討論,楊娜表現(xiàn)最為活躍。我一個勁兒向他們發(fā)問:你現(xiàn)在干什么?未來想做什么?你的職業(yè)生涯設計是什么?你們到社科院不是為助力職業(yè)晉升和能力提高嗎?我建議你選哪個方向,你自己對此有什么初步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楊娜兩個人的互動激發(fā),激發(fā)出她的碩士論文,同時也激發(fā)出我在行業(yè)影響最大的一篇報道,2011年9月26日《金融時報》萬言報告《央企實施資產輕量化戰(zhàn)略的現(xiàn)實分析與策略選擇》,發(fā)表后引起廣泛關注,并挑戰(zhàn)到了所在公司總部的最高權威機構。2008-2012年期間,這家特大型央企每年的資本性支出在4000億以上,最高的一年超過4700億。我先是簡單梳理了它對外公布的財務報表,發(fā)現(xiàn)總資產、凈資產、負債節(jié)節(jié)攀升,而利潤增長很少,凈資產收益率曲線持續(xù)下落,形成了明顯的負向剪刀差。接著,讓楊娜去查詢蘋果公司的對應數(shù)據(jù)。一星期后她反饋的結果讓我驚喜并有大發(fā)現(xiàn):蘋果公司的總資產、凈資產基本上是平緩上升,而利潤在某個年度之后拔地而起,兩個曲線圖并列對比,呈現(xiàn)出正向剪刀差。那一刻,我的思維被瞬間激活!這幾張表看得我心驚膽戰(zhàn),感到必須建議公司立即做重大決策調整:進行資產輕量化和輕資產選擇,剎車資本性支出,加強內部管理,活用品牌無形資產等,這些內容形成文字報告后直接提呈總部。

結果,有些人說我是胡扯!他們認為,我們企業(yè)明明是重化學工業(yè),怎么能搞輕資產運作呢?我反駁道,重化工業(yè)同樣可以做輕資產,這根本是兩碼事!最后,一怒之下把公司名字隱去,又補充分析了同為中字頭47家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走向完全一致),最后把這個報告公開發(fā)表了。

幾年之后大概是2014年底,集團請我做報告,并希望我回去主持資產輕量化研究課題。我回復道,今天就是我提交辭呈的日子。因為我現(xiàn)在再談資產輕量化就痛心、想吐,因為太晚了沒機會了。過去的這五、六年時間又砸進去2-3萬個億,怎么可能翻身呢?自然就發(fā)生了從原來每年2000-3000億利潤,到前幾年虧損的慘劇。預計未來很難翻身,市場相關的一切趨勢都不樂觀,積重難返?。∧阏f,研究有沒有價值?

MBA教育中心實行的“雙導師制”是我最欣賞的制度,特別符合我所推崇的“陽明心學”的核心理念——知行合一。我們經常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其實不能簡單割裂地理解,不是兩個東西而是一體兩面,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是同一個螺旋向上的動態(tài)過程。就像上面楊娜的例子,成就了她也成就了我。央企資產輕量化的運作,包括那些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說我是這個領域的鼻祖。上面提到的這篇重磅文章替我賺了不少錢,現(xiàn)在轉載還要付轉載費呢。其實,各位校內老師是學院里的研究者,而我們特聘導師都是受過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訓練的,是實踐中的研究者,同樣有深厚的學識根基和追求真理的學養(yǎng)素質,大家殊途同歸。

第二個例子時間就比較近了,學生叫張俊,算是我的同行小兄弟。他進到研究生院之后,一看導師名單上有所在企業(yè)的李玉新博士,便冒險投到我門下。他告訴我他的現(xiàn)狀、已經在這家特大型央企工作五年。我告訴他,夠了,崗位上該學的技能已經學完,你需要到一個新的學校。他疑惑該研究什么課題并來咨詢,我根據(jù)他對職業(yè)規(guī)劃的一些設想,結合自己這些年來對相關行業(yè)和領域的經驗及理解,建議他研究《央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告訴他這能讓其把握住大勢。說到這里,大家可以看到,你跟導師的溝通有多重要!

接著,他畢業(yè)以后回到原崗位,恰逢這家特大型央企每年虧損嚴重,開始降員工的工資。那么棒的小伙子,有五年扎扎實實海外工作經驗,又剛在社科院讀過研究生,從市場化角度看該是逐步增值的,但那會兒一個月掙4000塊錢。丟死我的人,建議他立即辭職!大家聽到我的這個建議可能會有些驚訝,我也順便告訴大家,本人是52歲從這家特大型央企辭職的,原因就是它讓我重炒自己的冷飯,講資產輕量化,研究輕資產戰(zhàn)略。什么新招都沒有,還要重復五六年前我提出的那一套老掉牙的東西,有救嗎?為時太晚,我感到深深的絕望!當年我被派到香港組建一個很大的基金,歷經萬難最后基金設立了,一整套的項目并購策劃方案也研究停當了,但就在這個緊要關口,很多集團領導被抓,最高決策層幾乎被連鍋端,還有不少“帶病”工作,給基金帶來的影響是毀滅性的。這就是事物發(fā)展的不確定性,它導致我的命運被迫進入一個新的尷尬,但同時又發(fā)展出一些新的可能性。這都可以回歸到王陽明的基本觀點。正如剛才講的“知行合一”,值得好好悟一悟,認真看一看。

現(xiàn)在講講“事上磨”。如上面所說,當你下了那么多工夫,投入那么多心血,結果由于某種“命運無?!倍鵁o果。真的無比懊悔吧!?沒什么可懊悔的!換個方向繼續(xù)向前走就對了。我現(xiàn)在55歲,工作起來比你們小年輕都厲害!昨天晚上三點鐘到良鄉(xiāng),還聽了一個半小時“中國新聲音”(這檔節(jié)目我每期必看),今天早上七點半起床。昨晚看完節(jié)目后思路大開,學生提前幫我準備的稿子也不想用了,有了新的分享視角,有了新的想法要和大家聊。

再說回到張俊,他去年畢業(yè)、新婚,月薪才4000塊錢,很苦惱!我就鼓勵他勇敢尊崇內心,跳出體制、邁向社會,并給他介紹一個深圳的公司。他去看了之后告訴我感覺那個團隊一般,我說感覺不好那就回來。我又問他財務知識學得怎么樣?他說還可以。想不想干投行?他說愿意,但沒有自信能干好。我說沒問題,只要你有這個意愿,九鼎投資的老板是我哥們,我李博士用個人名義背書你,我認為你素質可以,就算專業(yè)知識還不夠,只要你有素養(yǎng)、有人品、有向上的欲望、有向善的心靈,我就敢背書你,因為我看好你的綜合素質。結果他去到九鼎筆試、面試都過了,順利錄用。最后他跟我說老師您很牛。我說No,不是我牛,是你有實力。如果你沒這個實力,我是不會隨便給你背書的,背書錯了是丟我的人呀。他現(xiàn)在去工作半年多,入職工資就兩萬。他老說老師你是我的恩人。我笑道你是不是看賺錢多了說我是你恩人?他說不是的。我相信,他的話是發(fā)自肺腑的、真誠的。記得他那會兒入職次日就出差新疆,現(xiàn)在也是每天滿世界看項目。在此,我要告訴大家:所謂出差,是公司支付了高額教育成本讓你去學習,比你在學校成長得快;所謂看項目,就是每天讓你見高手,跟高手過招,不是企業(yè)家就是土豪,不是土豪就是學者,不是學者就是分析師……還有社會上各色人等,每天見的都是優(yōu)秀的、高端的、你很難挑戰(zhàn)的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非??斓爻砷L。所以,他現(xiàn)在已經成為一個具備合伙人資格的職場斗士。還有什么原因?那就是他現(xiàn)在經常幫我干活(別笑,當然都不是免費的)。比如,上周末在北京開會,跟一個著名的醫(yī)療機構討論項目一下午,他晚上十一點鐘就提供了非常專業(yè)的5頁紙會議紀要,我微信發(fā)給參會者,大家異口同聲一致點贊。你們誰搞過會議紀要么?一下午的會議,5頁紙的會議紀要,還能讓專業(yè)人士都說牛,貌似很簡單,其實不容易。我說不是我牛,是手下那小伙子太牛、很專業(yè)。說到這里,我想表達的是,你是什么水平,跟你在哪個學校有關系,又沒有太多關系,最后還是要看你自己下的真工夫。剛才有老師說三個交流,那是非常必要的,三個交流也是三個挑戰(zhàn),最終都是對自己的挑戰(zhàn)。

最后,我希望同學們珍惜到社科院研究生院學習的這個機會、這段緣分。你們現(xiàn)在的條件比我們那時好多了,彼時望京那小小的角落哪兒有窗明幾凈的教室,哪兒有開闊的體育場啊?但即使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仍然給予了我們快樂時光、學業(yè)成長和人生豐滿!很羨慕你們啊。剛才進到校園之后覺得,哇,環(huán)境真棒,讀書研究好地方!愿你們好好地享受,好好地生活,但更要好好地學習吧。我個人以為,從哲學意義上講,人從生下來就開始走向死亡,而在這個貌似相同的過程中,最大的區(qū)別無非是,一些人在蹉跎等死,一些人要奮斗拼死,而唯有拼死,才能夠活出人生價值,才能體驗人生意義。

謝謝大家。

編輯:

(本文轉載自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收藏
訂閱

備考交流

  • 2024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 2024管理類聯(lián)考復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 2024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 2024年MBA/MEM/MPAcc聯(lián)考備考群: 769561411
  • 免聯(lián)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 2024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 免聯(lián)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 2024考研復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免費領取價值5000元MBA備考學習包 購買管理類聯(lián)考MBA/MPAcc/MEM/MPA大綱配套新教材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