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色欲,亚洲成a人片777777,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942

金錢、豪宅、名車……這些真的是幸福的源泉嗎?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2021-04-12 10:00 瀏覽量: 3378
?智能總結

柏拉圖曾說過:“人類的一切活動的持續(xù)不變的目標就是幸福。”在亞里士多德看來,“人的行為的終極目的就是幸福?!倍嗌偃私K其一生苦苦追尋,就是為了得到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近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chuàng)投營三期北京模塊邀請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佛大學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杰森·米切爾(Jason P. Mitchell)為同學們做線上講座,細致地分析了他對幸福的理解和我們究竟該如何尋找幸福。

柏拉圖曾說過:“人類的一切活動的持續(xù)不變的目標就是幸福?!痹趤喞锸慷嗟驴磥?,“人的行為的終極目的就是幸福?!倍嗌偃私K其一生苦苦追尋,就是為了得到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我們要怎么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近日,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chuàng)投營三期北京模塊邀請了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哈佛大學社會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實驗室首席研究員杰森·米切爾(Jason P. Mitchell)為同學們做線上講座,細致地分析了他對幸福的理解和我們究竟該如何尋找幸福。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測試:

01

什么是幸福?

美國有一個組織,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追蹤學生的幸福度。他們發(fā)現(xiàn)抑郁和焦慮是美國大學生的高發(fā)病。2009年,約有30%的美國大學生在過去一年里感到抑郁;到了2018年,這個數(shù)字增長到42%。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很多國家都存在。2010年,有組織對1.7萬名11-22歲的中國學生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43%的學生在過去一周存在抑郁的癥狀。

近年來,我開始致力于研究幸福學,我認為這對大眾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尤其是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這一研究變得更為重要。而在整個研究中,有一個關于人類幸福的新興心理學分支,叫做積極心理學,就是通過科學研究幫助人們找到幸福。那么,究竟什么是幸福呢?

實際上,幸福的概念在哲學領域歷史悠久。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在研究幸福時,把它稱之為一種主觀的幸福感,也就是個人對生活滿意度的自我感知。其實,每個人對幸福都可以有自己的定義,因為它是一個主觀概念。

02

幸福的源泉是什么?

影響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三個:

一是基因?;蛟诤艽蟪潭壬蠜Q定了個人感知幸福的能力,可能有些人天生就容易樂觀,有些人天生就容易悲觀。

二是生活狀況。比如說工作、薪水、戀愛關系、車、房子等……

三是生活習慣。你每天的時間是怎么度過的?花多少時間在路上?花多少時間看電視、手機或電腦屏幕?花多少時間和朋友相處?花多少時間吃飯?

這三者對幸福感的影響權重如何?在對很多受訪者進行調查后,我們得到了一個大致的比例:平均來說,受訪者認為自己24%的幸福來源于基因,39%來源于生活環(huán)境,37%來源于日常習慣。然而,關于幸福學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對于幸福來源的直覺和信念是錯誤的。

調查中人們認為幸福的來源(左)和實際上人們幸福的來源(右)

實際上,人們的幸福感50%是由基因決定的,在余下的部分中,約有40%是有意選擇所決定的,而大家以為最重要的生活環(huán)境只占了較小比例。在過去的20年中,有幾百項研究證實了生活環(huán)境在人們的幸福感中起到的作用是最小的。

生活環(huán)境所包含的工作、薪水、學習成績、伴侶等要素,都是大家努力奮斗的目標,為什么說它們和幸福的關系不大呢?

因為人們往往有強烈的直覺,認為物質上的東西非常重要,但其實物質不會讓人更幸福,反而有反作用。

問一個剛步入美國大學校園的學生,什么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60年代以來,他們的回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經濟上變得更加富裕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認為過上有意義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事的人數(shù)在穩(wěn)步下降。

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把經濟成功這一項排得越高的受訪者,就越容易抑郁和焦慮。也就是說,如果賺錢對一個人來說越重要,他就越容易焦慮和抑郁。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來賺錢,那么這些錢是否能讓我們變得更加幸福?比如說你中了彩票,這輩子不用干別的事情,你會變得更幸福嗎?錢是幸福的必要條件嗎?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從來都沒中過彩票,那他還能幸福嗎?這些都是研究幸福學的科學家們一直想要回答的問題。

根據(jù)中國人均GDP的曲線來看,從1990年到2015年,中國人均GDP穩(wěn)步上升。物質財富迅速增加,幸福感是否也相應地增加?情況并非如此。

從2009年到2015年,中國人均GDP不斷增加,但幸福感卻沒有直接的變化。有研究發(fā)現(xiàn),2003年,中國人的幸福感達到了最低點,隨后又出現(xiàn)了反彈,所以說雖然人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比上世紀90年代要好很多,但幸福感反而是下降的。

上世紀70年代有研究人員專門對那些中了彩票大獎的人和買了彩票卻沒有中獎的人進行了研究。在中獎一年之后,讓中獎者對生活的滿意度從1-6來打分,發(fā)現(xiàn)兩者的平均分差不多。也就是說,在一年之后,雖然中了大獎的人和沒有中獎的人住的房子、開的車子不一樣,但他們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基本一致。此后,又做了很多次相似的研究,結果也都相似。財富的激增,最終卻沒有帶來幸福感的增加。

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對此非常驚訝,隨后提出了一個問題:生活滿意度和收入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他們研究了來自全球的樣本,發(fā)現(xiàn)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與所在國的平均收入幾乎沒有相關性。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有一個經典研究,他在2008-2009年對45萬美國人進行了調查,研究美國人的收入如何影響其主觀幸福感。

安格斯·迪頓對45萬美國人進行了調查

研究美國人的收入如何影響其主觀幸福感

研究發(fā)現(xiàn),對一定收入以下的美國人來講,收入和主觀幸福感之間是有關系的。而只要收入超過了某一水平后(7.5萬美元/年),主觀幸福感就沒有那么大的差距了。所以說,收入對于貧困人口、貧困國家的影響較大,如果你的收入能夠決定你吃不吃得上飯,有沒有房子住,那么它確實對你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當你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后,收入增加對你的幸福感的影響就很小了。

30多年來的研究和幾百篇心理學、經濟學的論文都表明,物質財富對于幸福來講,既不是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所以“必須要上好大學”“必須要有好工作”“賺很多錢,你才能幸福”這些本能的想法其實都是不對的。

03

錢為什么不能帶來幸福?

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享樂適應。

我們對于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力是非常強的,如果沒有持續(xù)的享樂型刺激,你很快就適應了。

比如你換了一輛新車,一開始你的大腦受到刺激,也就能享受到駕車的快樂。但是這種體驗很快就會成為常態(tài),你很快就會適應這種新常態(tài),你也就不再會感受到它為你帶來的快樂了。

如果你想持續(xù)這種享樂模式,就需要不斷買新的東西來激發(fā)新的體驗,而享樂的適應過程是永無止境的。

我們曾經做過研究,分析大家到底需要多少薪水才會快樂。研究發(fā)現(xiàn):每個月賺3萬元的人,認為自己需要賺5萬元才會快樂;每個月賺10萬元的人,表示每個月賺25萬元才會覺得快樂。不管你賺多少錢,你總會覺得不夠。

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表明,我們最好把錢花在體驗上,比如去博物館參觀,或是到海邊度假,甚至是給自己買一個冰激凌……不管什么收入階層,把錢花在體驗上的人,更容易通過支出獲得滿足感。特別是高收入群體,把錢花在體驗上而非購物上,比如休假、和朋友聚會等,更容易給他們帶來幸福感。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曾經說過,“我們認為金錢能帶來大量持久的幸福感,但事實上,它只能帶來些許短暫的快樂。擁有一輛新車只會讓你不斷失望,來一趟歐洲游就不一樣了!旅行雖然結束了,消逝了,但你離開時既帶著美好的感覺,也留下了美妙的回憶?!?/p>

二是人們認為幸福感主要來源于和他人的對比。

研究表明,如果我們希望通過錢改變自己的生活,那么要么把錢花在體驗上,要么花在別人身上。加拿大學者曾對在校生進行研究,給受訪者每人五塊錢,他們可以給自己買杯咖啡或者買張唱片,也可以給別人買杯咖啡。研究發(fā)現(xiàn),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受訪者,在一天過下來之后覺得更幸福。所以說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是把錢轉為幸福的一個有效方式,包括給人家買禮物、給慈善機構捐款等……

此外,人類從本質上來說是社會動物,很多人都生活在大群體之中,難免會和同群體中的人進行比較。我們的享樂系統(tǒng)在構建主觀幸福感的時候,用的是相對量而不是絕對量,所以主觀幸福感的典型參照點就是別人。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問哈佛大學的學生愿意拿哪種薪水?

第一種是每年賺5萬,而公司中其他人平均賺2.5萬;

第二種是每年賺10萬,而其他人的平均工資是25萬。

從經濟利益上來講肯定選第二種,但超過一半的學生寧愿選第一種工作,因為如果周圍的人賺得比自己多,不管自己賺多少錢,都會覺得不幸福。

著名經濟學家約翰·穆勒(John Mill)曾說過:“人們不僅希望富有,而且希望比他人更富有。”

為什么這會影響我們的幸福感呢?因為總有人賺得比你多,總有人比你更漂亮,總有人看起來生活得比你好……總會有一些方式,讓你覺得自己不滿足,讓你覺得自己要賺更多錢,買更大的房子,擁有更多東西。

04

如何提高幸福感

關于幸福,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有一個概念,叫時間幸福。人們一直認為幸福是由金錢、收入帶來的,其實,時間也會帶來幸福。如果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會變得更幸福。在達到一定的收入水平后,如果需要你在時間和金錢中做出選擇,你應該選擇時間,從而讓自己的主觀幸福感最大化。

想要增進和戀人的感情,想要穩(wěn)固家人的關系,想跟別人有長久的友誼,就要花時間和他們在一起,這些都能夠提高你的主觀幸福感。如果用錢可以購買和戀人、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時間,就能極大地提高你的幸福感。

人們的幸福感和花在手機和電腦上的時間成反比。一項來自英國的研究數(shù)據(jù)就表明,在各種不同平臺的社交中,不幸福的人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往往高于幸福的人使用該社交媒體的時間。

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呢?

首先,不要花太多時間去賺很多錢;

其次,把手機收起來,尤其是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最好跟他們交談;

最后,冥想或者打坐,每天打坐15分鐘能極大地提升幸福感。

編輯:葛格

(本文轉載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收藏
訂閱

備考交流

  • 2024考研英語二備考群: 678595048
  • 2024管理類聯(lián)考復試調劑②群: 814776983
  • 2024海外碩士交流群: 895560072
  • 2024年MBA/MEM/MPAcc聯(lián)考備考群: 769561411
  • 免聯(lián)考調劑咨詢①群: 796631901
  • 2024考研政治沖刺群: 863373153
  • 海外碩士咨詢③群: 850595383
  • 免聯(lián)考碩士入學咨詢群: 711046255
  • 2024考研復試調劑交流群: 902176003
免費領取價值5000元MBA備考學習包 購買管理類聯(lián)考MBA/MPAcc/MEM/MPA大綱配套新教材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