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二外教授張喜華 | 潛心教育,靜待花開


張喜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國家公派留學歸國人員。
【MBA中國網(wǎng)訊】
人物時光紀
張喜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學院教授,文學博士,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國家公派留學歸國人員。1993 年從事高校教育,至今已有26年。2009年加入二外一直奮斗在教學、科研*,2018年,張喜華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講師”稱號。2019年11月8日,在哥本哈根大學建校慶典上獲頒榮譽博士學位,成為哥本哈根大學建校540年來首次獲此殊榮的亞洲女性。
教授張喜華(左)在哥本哈根大學建校慶典上獲頒榮譽博士學位
張喜華就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生性愛笑,笑起來如同月牙般的眼睛成了她最為明顯的標志。
張喜華的學生們都說:“每次和老師眼神的交匯,總能感受到老師熾熱目光里傳遞出的關(guān)愛之情?!睆埾踩A發(fā)自內(nèi)心讓學生敬愛、信賴的微笑,是她從教26年的底氣與永葆教學熱情的相互激蕩。
張喜華課堂教學
溫暖中萌生的丹麥研究思緒
張喜華讀博時主修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2006年她在北京語言大學攻讀博士二年級時,獲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作為訪問學者留學哥本哈根大學一年。留學丹麥期間,丹麥人的待人接物給她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張喜華說:“在路上,陌生人都面帶微笑,迎面走來還會向你say hello。有時問路,熱心的丹麥人會幫你查找路線,指點你如何走,甚至領(lǐng)著你走一段。丹麥這個國家雖然小,人們卻十分溫暖?!?/span>
第一次出國,當時丹麥華人很少,張喜華研究壓力大又思家心切。在那樣的情況下,丹麥學者、丹麥房東、中國駐丹麥大使館教育組給予了她很多的幫助和溫暖。
有一次張喜華在意大利旅游時不小心遺失了護照,她去丹麥移民局補辦簽證時移民官沒有要求她做過多的解釋,而是說,“我相信你?!焙唵蔚囊痪湓捦赋隽说溔伺c人之間的高度信任。
當時原本一個人遠在異國他鄉(xiāng)倍感孤獨的張喜華被丹麥深厚的人文關(guān)懷所感動,“我感到很溫暖,我喜歡這里人與人之間溫暖和諧的關(guān)系”。
張喜華(右)與丹麥能源學院院長(左)合影
這些點滴細節(jié)和社會公信使張喜華產(chǎn)生了探討和研究丹麥的想法。
丹麥研究中心初創(chuàng)
2011年,張喜華獲得國家資助再次回到哥本哈根大學進行跨文化與區(qū)域方面的合作研究,這次她發(fā)現(xiàn)丹麥在許多方面其實都值得深入研究,比如綠色發(fā)展政策、工作和生活平衡理念,以及以人為本的福利和創(chuàng)新制度。2011年她代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應用英語學院與哥本哈根大學跨文化系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正式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
丹麥研究中心在哥本哈根大學召開年會留影
當問及中心工作有什么困難的時候,張喜華說由于國家倡導國別與區(qū)域的研究,學校每年也拿出資金支持中心建設,還有來自丹麥學者的支持,中心的工作幾乎沒有什么困難。唯獨有一點缺陷是她本人不懂丹麥語,要想全面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思想,就要go inside,deep inside。而象征著民族身份的語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懂一國的語言,方能真正實現(xiàn)有效的文化交流與溝通。她希望自己能夠盡快學習丹麥語。
隨著研究中心不斷成熟,2015年,國內(nèi)首家丹麥研究中心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立,2017年成為中國教育部備案的國別和區(qū)域研究中心,張喜華擔任中心主任。
播撒留學教育的種子,收獲國際視野的人才
“之所以建立研究中心,除了研究了解丹麥,促進中丹文化交流外,人才培養(yǎng)也是國別與區(qū)域研究的工作任務之一。國家給了我出國‘充電’的機會,我獲益良多,我希望能夠把學識和關(guān)愛傳遞、延續(xù)給更多的人?!睆埾踩A說。
她希望借助丹麥研究中心這個紐帶,培養(yǎng)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拔蚁霂椭嗟耐瑢W能‘走出去’,開闊視野,成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這是我從留學歸來一直未變的熱情與信念?!?張喜華說到這時雙手不自覺地比在了心間。
“教育的本質(zhì)是育人?!彼Z重心長地說,“但人才培養(yǎng)的效果并不會立竿見影,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效機制,這些影響會慢慢體現(xiàn)在他們未來的工作崗位上,體現(xiàn)在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中。如果他們的視野更加開闊,就能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更加創(chuàng)新的方式方法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span>
張喜華回想起了兩個通過研究中心走出去的學生:一個同學現(xiàn)在在中國貿(mào)易促進會工作,他在工作中經(jīng)常需要和外國客戶打交道,由于出國留學的這段時間培養(yǎng)了他很強的跨文化意識,使得他能和客戶建立起有效的溝通。
另一個同學現(xiàn)在是一名中學英語老師,作為英語老師,他除了教授學生常規(guī)的語言知識,還能結(jié)合自身的跨文化視野和留學經(jīng)歷,發(fā)掘與課文相關(guān)的跨文化素材給學生進行講解,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文化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我影響著我的學生,我的學生再去影響他們身邊的人,這是我希望看到的最理想的狀態(tài)?!睆埾踩A老師說。
教好書更要育好人
作為一名普通大學老師的張喜華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她說:“教師要有人格魅力,有學術(shù)水平,要和藹可親,要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痹趶埾踩A的課上,學生在輕松、愉快、積極、主動地學習、思考。
張喜華強調(diào):“老師的任務不光是教知識,還應該教會學生how to learn,learn to learn.教書是教好課本知識,育人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開闊學習視野,去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讓學生們成為有情懷和有溫度的人?!?/span>
張喜華與學生合影
張喜華曾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yè)。她借助西方感恩節(jié)之際要求學生他們的爸爸媽媽說一句“我愛你”。幾天后張老師得到了學生們的反饋,有一個學生說:“我對媽媽說完‘我愛你’后,她嚇壞了,一個勁追問我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為什么要說‘我愛你’,她以為我想不開。最后沒辦法了,只能被迫告訴她真相:這是老師布置的作業(yè)?!?/span>
張喜華說:“我們的孩子很愛他們的老師,很愛他們的父母,可是他們不會表達,也很少表達。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說‘爸爸媽媽,我愛你’,那我們的父母也不至于被孩子突如其來的一句‘我愛你’嚇蒙呀。感恩節(jié)雖然是西方的節(jié)日,但感恩卻是我們共通的精神?!?/span>
時時對人微笑是丹麥人給她留下的印象,也成了她的行為準則,“Smile doesn't cost you anything.微笑不需要成本,卻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睆埾踩A要求她每一屆學生在生活中也堅持對人微笑,予人和善。
“什么是以人為本,最起碼就是把人當人,而不是把人當空氣或植物,你看到可愛的小貓小狗尚且會去拍一拍,更何況迎面走來的是人呢,我們?yōu)槭裁床荒苊鎺⑿θゴ騻€招呼呢,哪怕是陌生人?”
剛開始,學生并不理解甚至有些擔憂“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個瘋子?”張喜華鼓勵他們勇敢地去試一試,“今天,你對多少人微笑,就會有多少人對你微笑,建立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其實生活中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可能會影響到更大的面?!?/span>
張喜華就這樣言傳身教,不斷給學生們傳遞著正能量,她說:“語言老師很適合教書和育人結(jié)合在一起,教材中有關(guān)愛的話題,布置作業(yè)的時候就可以涉及,在潛移默化中就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技能,更要學習中外文化,要能講好中國故事,做到文化間相知互鑒。
張喜華在丹麥做學術(shù)講座
在研究中心的建立或是后續(xù)發(fā)展中遇到過困難嗎?
其實國家一直倡導國別與區(qū)域的研究,學校每年也拿出資金支持我們,還有丹麥學者的支持,所以我們幾乎沒有什么困難。唯獨有一點是我不會丹麥語,我們要想全面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思想,那就要go inside ,go deep inside.而象征著民族身份的母語才是真正實現(xiàn)有效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最好載體,所以,這是一個小小的遺憾吧……
您對研究中心的未來有沒有什么規(guī)劃和愿景呢?
我希望學校將來能開設丹麥語或是北歐語課程,北歐這些國家高度發(fā)達、和平寧靜,加上我們研究中心的資源,學校的學科和專業(yè)依托,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到那兒學習,而且家長們也放心。就是哪怕每兩到三年招生一次,也會很有幫助。
老師覺得研究中心對兩國文化有什么促進作用?
一方面我們可以借鑒丹麥先進的理論;另一方面,我們通過講好中國故事,讓丹麥更加了解中國,現(xiàn)在很多丹麥人很愛中國文化,記得有一次我跟他們講我們這邊是怎么尊老愛幼的時候,有個丹麥老太太說:“哇,我應該搬到中國去!”我當時覺得有點小驕傲。
我們作為一個外語學校,學校也一直強調(diào)我們學生要做文化交流的使者,那您認為一個合格的國際交流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素質(zhì)呢?
global competence(全球能力)中就提到母語交流、外語交流、學會學習、文化意識和表達等方面,我覺得我們的二外學生中外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都要具備,要有文化自信,這樣我們在做跨文化交流時,才能成為有效的跨文化溝通者,才能成為自信的跨文化溝通者。培養(yǎng)國際視野不是一味地去學習國外的,而是我們要懂我們自己的,并以一種能使外國人接受的方式去傳播去講述,那這才是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老師覺得給自己影響最大的一句話是什么呢?
Do all the good you can,by all the means you can, in all the ways you can, in all the places you can, at all the times you can, to all the people you can, as long as ever you can. ——John Wesley
能否請您對我們的同學說上幾句寄語?
希望二外學子能既具國際視野又能有家國情懷,將來講好中國故事,做好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梁。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翔宇東方新聞社
(本文轉(zhuǎn)載自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MTA/MBA中心 ,如有侵權(quán)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掃碼關(guān)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lián)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