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未來思維”系列講座 | 張濤: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智能無人系統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未來思維”系列講座 | 張濤: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智能無人系統
6月23日,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未來思維”系列講座聚焦人工智能,舉辦了第十七講“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智能無人系統”,本次講座邀請到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主任張濤教授作為主講嘉賓??紤]到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活動采用在線方式進行,三百余名清華經管EMBA同學及校友一同聆聽了本次講座,并進行互動交流。
張 濤 教授
主講嘉賓
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主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清華大學智能無人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英國工程技術學會會士(IET Fellow),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士。研究領域: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機器人學、智能系統建模。
講座伊始,張濤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定義、典型應用事例、發(fā)展歷程、主要學派和主要研究內容等。張教授表示,60多年來,人工智能取得了不少成績,但當它與快速變化的信息環(huán)境趨勢不符時,往往會面臨失敗。人工智能變化的動力,既來自研究人工智能的內部驅動力,更來自整體信息環(huán)境與需求的外部驅動力,甚至外部驅動力的影響更大。當前,呼聲驟起的人工智能恰恰正面臨著一個變化巨大的信息環(huán)境與需求市場。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內容有博弈(樹搜索)、機器定理證明(邏輯和推理)、機器人和智能控制(感知和協同)、專家系統(問題求解和知識表達)、學習(深度神經網絡)、機器翻譯(自然語言理解)和模式識別(多媒體認知)。
本世紀信息環(huán)境的變化巨大而深刻,人們對人工智能需求出現大爆發(fā),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目標和理念產生了大的改變,人工智能數據基礎也日新月異。以上四種巨變的共同作用必將促使AI有重大提升,這種提升近來已經初露端倪。
人工智能最新發(fā)展趨勢:一是大數據上的“深度學習+自我鍛煉”的綜合進化技術的發(fā)展,二是基于網絡的群體智能已經萌芽,三是人機一體化技術導向混合智能的發(fā)展,四是跨媒體推理技術的興起,五是無人系統的迅猛發(fā)展。
人工智能現在還做不到什么呢?目前,人工智能尚且做不到跨領域推理,尚不具備抽象能力,還不能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且缺少常識、自我意識、審美和情感。
在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現在尚未構建起智能無人系統通用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體系,各種形態(tài)智能無人系統發(fā)展差異很大,自主與智能能力遠遠低于人們的預期,我國在該領域存在很多“卡脖子”技術,智能無人系統的下一代就是“無人區(qū)”,如無人車、無人機、無人船、服務機器人等。
人機融合是必然趨勢,可以“無人”,但不能“為無人而無人”。人作為一種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主體,對客觀事物本質有著明確的認識,對決策任務的制定具有創(chuàng)造力。機器作為人的創(chuàng)意衍生體,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下,對高度復雜、極度頻繁、需快速響應以及多項操作并行的任務執(zhí)行時,可以發(fā)揮超越人的作用。
智能無人系統共性基礎理論主要有三大關鍵領域:一,智能無人系統的感知理解與推理決策方法研究;二,智能無人系統的安全可靠問題研究;三,智能無人系統之間的協作和對抗方法研究。
需要持續(xù)關注醫(yī)用機器人領域,這個領域的市場需求很明確,醫(yī)用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未來可能會出現爆發(fā)性事件。醫(yī)用機器人不可能替代醫(yī)生,但是它的輔助價值和意義很大。未來,如何把醫(yī)用機器人做成像針管一樣的醫(yī)用必需品,是我們要攻克的問題。這一問題除了關乎技術,還關乎政策——進入臨床、進入醫(yī)院需要政策法規(guī)的引導,這樣才能做到大夫們愿意用,病人們能報銷。人工智能需要去解決大夫的痛點,需要找到一個切實的突破點。
張濤教授對目前我國智能無人系統的卡脖子技術進行了簡要介紹。首先,無人車“卡脖子”關鍵技術,一是復雜交通環(huán)境下的智能水平,二是混雜交通條件下有人/無人集群智能協同技術;其次,無人機“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有無人機硬件類關鍵技術、無人機軟件類關鍵技術和無人機算法類關鍵技術三類;最后,服務機器人“卡脖子”關鍵技術,一是服務機器人的操作系統、云平臺、機器視覺、傳感器/芯片等,二是高附加值的服務機器人和醫(yī)療機器人,三是無人配送、無人化倉儲物流、電子行業(yè)的服務機器人系統集成。
張濤教授還介紹了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在人工智能、智能無人系統領域作出的諸多探索。清華大學自動化系與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合作,將類腦芯片搭載到了平衡車上,使平衡車的處理能力、感知能力、控制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該成果作為封面論文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fā)表。除此之外,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在無人機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在第23屆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中,清華大學的機器人成功完成了全球32支代表隊連續(xù)努力4年都沒有能夠完成的任務,來自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的學生用精確的室內飛行技術算法,將機器人的自主定位和控制精度精確到了厘米級,幫助清華大學代表隊勇奪桂冠。
講座最后,張濤教授與同學校友們進行互動交流。同學校友們積極踴躍,就圖像識別、脈沖神經網絡、醫(yī)用機器人、影像識別精讀、標注偏差、數據加工技術門檻、水監(jiān)測領域智能系統等方面的問題向張教授請教。張教授針對同學校友們提出的問題,做了進一步深入、精彩的解答,講座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戰(zhàn)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碑斍埃覈鴶底纸洕畈l(fā)展,人工智能和智能無人系統應用場景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yè)變革瞬息萬變、百舸爭流。未來,清華經管EMBA的同學們將準確識變、科學應變,把握人工智能發(fā)展態(tài)勢,將人工智能、智能無人系統與實際需求相結合,助力中國經濟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
未來科技·未來思維系列講座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EMBA教育中心自2021年春季學期起面向EMBA同學,圍繞前沿科技、高端制造、新基建、能源生態(tài)、消費民生的五大主題,開展“未來科技·未來思維”系列講座,助力EMBA學生解碼高端科技、洞察行業(yè)前沿、把握政策方向、構建未來思維。
特別鳴謝清華經管EMBA19-A班李向陽同學,為本次講座提供線上直播通道(Umeet)。
(本文轉載自清華經管EMBA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