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MBA :這個世界需要內向的你


長江商學院MBA :這個世界需要內向的你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內向”被人們與“社恐”等同起來,成了一個人的減分項。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因為自己名為“內向”的天賦而感到焦慮……
今天我想與你分享蘇珊·凱恩關于“內向性格力量”的TED演講,希望能夠助你正確地認識自己。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內向的你。
作者 |蘇珊·凱恩
來源 | TED,略有編輯
01
內向 ≠ “社恐”
當我九歲的時候,我第一次去參加夏令營。我媽媽幫我整理好了我的行李箱,里面塞滿了書。這對于我來說是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因為在我的家庭里,閱讀是主要的家庭活動。聽上去你們可能覺得我們是不愛交際的,但是對于我的家庭來說這真的是接觸社會的另一種途徑。
野營時,老師把我們集合在一起,教我們學會“噪音,喧鬧,我們要變得吵一點”這樣體現露營精神的慶??谔枴.敃r,我不明白為什么我們要變得吵鬧粗暴,但我還是和大家一樣歡呼口號,為了表現得合群。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但我只是想等待可以離開吵鬧的聚會去捧起書的那一刻。
但是當我第一次把書從行李箱中拿出來的時候,同學就走過來問我:“為什么你要這么安靜?”安靜是我們的露營口號“喧鬧”的反義詞。當我第二次拿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滿臉憂慮地向我走了過來,接著她重復了關于“露營精神”的要點,并且說我們都應當努力去變得外向些。于是我只好把書放回行李箱,整個暑假都沒有再打開。
在我的成長道路上,這樣的故事發(fā)生過很多次,每次都在告訴我出于某種原因,我的寧靜和內向的風格,并不是正確道路上的必需品,我應該更多地嘗試一個外向者的角色,而在我內心深處感覺得到,這是錯誤的。
為了改變這種偏見,我們需要真正了解“內向”到底指什么?
內向和“社恐”是不同的,“社恐”是對于社會評論的恐懼。內向更多的是,你怎樣對于刺激作出回應,包括來自社會的刺激。
心理學博士Perpetua Neo曾從腦化學物質角度比較內向者與外向者。相比于外向者,內向者的多巴胺閾值敏感性更低。多巴胺閾值越低,人就越容易感到亢奮。也就是說,內向者對社會刺激更敏感,而外向者需要強度較高的刺激才能精神亢奮。
另外,內向者和外向者的大腦在社會場景下所采取的神經通路是不同的。內向者的神經通路被稱為長乙酰膽堿通路,這就意味著外部刺激能在內向者的大腦中經過更多的區(qū)域。
其中一個就是右額葉島皮層,就是大腦中勘測錯誤信息的部分。內向者可以注意到各種細節(jié),因此他們可以很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
另一個部分是大腦額葉,負責評估結果的區(qū)域。這就意味著內向者的大腦十分忙碌,他們總是在擔心不好的事情發(fā)生。在發(fā)表言論之前,他們更加傾向于從自身的長期記憶里提取信息避免說錯話。
因此,內向的人最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感,即使在獨處的情況。當他們存在于更安靜的,更低調的環(huán)境中,這往往是他們精力最充足、最具有能力的時候。
但實際情況是,原本內向的人為了獲得社會與大眾的肯定,強迫自己積極地與其他人溝通,踴躍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很努力把自己活成一個外向的人。但其實當內向的人接受太多社交刺激,無論是在團體中,還是嘈雜的環(huán)境下,他們的神經系統(tǒng)很容易就會不堪重負。
所以說,內向者想要把性格天賦發(fā)揮到最大化,一個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自我激勵機制和環(huán)境。
02
獨處成就思辨與創(chuàng)造力
事實上,歷史上一些有改革能力的領袖都是內向的人。舉一些例子,埃莉諾·羅斯福、羅沙·帕克斯、甘地,這些領袖都把自己描述成內向、說話溫柔甚至靦腆的人。他們雖然站在萬人矚目的聚光燈下,但他們經常渾身上下都顯得無所適從。
而這恰恰是一種屬于他們自身的特殊力量,因為人們都會感覺這些領導者同時是掌舵者,并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指揮別人,抑或是享受眾人目光的聚焦。他們處在那個位置因為舍我其誰,因為他們行駛在他們認為正確的道路上。
同時,那些擅長延展思維、提出創(chuàng)造性想法的人,往往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痕跡,這是因為獨處是誕生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關鍵因素。
因此,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選擇自己一個人漫步在小樹林里,而斷然拒絕了晚餐派對的邀約。
幽默兒童作家西奧多·蘇斯·蓋澤爾(Theodor Seuss Geisel),更多時候以蘇斯博士的名號知名,在房子后一座孤獨的束層的塔形辦公室中寫作。他害怕和那些讀過他的書的年輕孩子們見面,害怕孩子們本期待見到和藹愉快的圣誕老人一般的作者,但卻因發(fā)現他含蓄緘默的性格而失望。
喬布斯的合作者——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phen Gary Wozniak)發(fā)明了第一臺蘋果電腦,他當時正一個人獨自坐在惠普公司的機柜旁。在《史蒂夫·喬布斯傳》中,作者Walter Isaacson對沃茲的性格描述是內斂不擅長社交但為人忠厚。而正是這個勤奮苦干型的技術男翻開了個人電腦歷史嶄新的一頁。
對于內向的人來說,獨處是他們賴以呼吸生存的空氣,獨立思考是他們的力量所在。他們在獨處中放飛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在社群共處中為了迎合其他人的看法而處處侵蝕自己的想法,做出身不由己的行動。
03
現代學習工作環(huán)境中的挑戰(zhàn)與調整
在現在的學習和工作環(huán)境中,內向者面臨尤甚以往的偏見和挑戰(zhàn)。學校、工作單位這樣重要的體系往往都是為性格外向者設計的。
在學校里,甚至像數學和創(chuàng)意寫作這些需要依靠個人閃光想法的課程,也以團隊協(xié)作的形式組織。那些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常常被視為“局外人”。
同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我們工作的地方,在寬闊沒有隔間的辦公空間中,我們總是暴露在噪音和同事的凝視目光下。而當談及領袖氣質時,內向的人總是按照慣例從領導的位置被忽視了。
但其實內向性格在現代學習工作體系中也可以發(fā)揮重大作用。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做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這項研究表明內向的領導相對于外向的領導而言總是會生產更大的效益。因為當他們管理主動積極的雇員時,更傾向于讓有主見的雇員去自由發(fā)揮,反之外向的領導就可能不經意間讓所有的事務上都有自己想法的印跡,這使有主見的員工的想法不會很容易地在舞臺上發(fā)光。
現在沒有誰能夠說,社交是不重要的。并且我也不是想呼吁,大家廢除團隊合作模式。在科學和經濟領域巨大的復雜難題,需要人們強有力地團結起來,共同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想說,越給內向者讓他們做自己的自由,他們就做得越好,會想出獨特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現在,我想給你們留下三條對行動有幫助的建議,獻給那些觀看我的演講的人:
1.不要過于執(zhí)迷于團隊協(xié)作
人們聚到一起,并且互相交換著寶貴的意見,這是很棒的。但也要懂得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決定注定要一個人完成,而不是去努力合群。
我們需要更多的隱私和更多的自由,還有對于工作本身的自主權。在學校里也是同樣的,我們當然需要教會孩子們如何一起學習,但是我們同樣需要教會孩子們怎么樣獨立完成任務。這對于外向的孩子們來說同樣是極為重要的,他們需要獨立完成工作。因為從某種程度上,這是他們深刻思考的來源。
2.享受獨處,打開思維
我并不是說,我們要跑去小樹林里建造我們自己的小屋,然后不再和別人說話。我是要說我們都可以堅持去去除一些障礙物,去除外界不必要的干擾,然后深入自己的大腦、思想,時不時地再深入一點。
3.打開你的“旅行箱”
好好看一眼你的“旅行箱”里有什么東西。也許你會像我一樣,在喧鬧的露營中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堆滿書的旅行箱,這沒有問題。但希望偶爾你們也可以打開“旅行箱”讓別人看一看,因為這個世界需要你們,需要你們身上所攜帶的特有的品質,你的安靜、獨立和思想深度,同樣有感染他人、改變生活的力量。
(本文轉載自長江商學院MBA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lián)系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采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
備考交流

掃碼關注我們
- 獲取報考資訊
- 了解院?;顒?/li>
- 學習備考干貨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動態(tài)
推薦項目
活動日歷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7/03 預約席位 | 7月3日交大安泰EMBA招生說明會
- 07/05 最高可獲得2萬元獎學金| 上理管院專業(yè)學位項目2026聯(lián)合招生發(fā)布會&MBA/MPA/MEM職業(yè)賦能工坊第三期開放申請中!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財務人必修的戰(zhàn)略思維課|復旦MPAcc公開課報名!
- 07/05 【預告| 7.5北大國發(fā)院EMBA體驗日】“導師·同學共話會” 邀您走進北大承澤園
- 07/05 上海場 |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上海場公開課暨招生說明會誠邀您參與!
- 07/05 上海交大MTT招生開放日
- 07/05 鄭州活動預告 | 7月5日交大安泰MBA全國巡展即將來到中原大地,招生政策、考生激勵、項目生態(tài)一場活動全掌握!
- 07/05 海π智鏈 商道新生 | 2026東華大學MBA/EMBA/MPAcc/MEM/MF/MIB培養(yǎng)體系煥新發(fā)布會即將啟幕!
- 07/05 活動報名 | 7月5日深圳招生直通車,15年零售餐飲O2O行業(yè)學長以夢為馬,為何選擇交大安泰MBA?